瑞典诗人获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10月6日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这是1974年以来瑞典人再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当天中午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获奖者姓名。他说,特兰斯特勒默的作品“以凝练而清晰透彻的文字意象给我们提供了洞悉现实的新途径”。瑞典文学院的授奖声明还形容他的作品“简练、细腻,充满深刻的隐喻”。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年的得主(2011)
1、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德国)。利用血清疗法治疗白喉。 2、1902年,RonaldRoss(英国)。关于疟疾的研究。 3、1903年,NielsRybergFinsen(丹麦)。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4、1904年,巴甫洛夫(俄国)。在神经生理学方面,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和信号学说。 5、1905年,R.柯赫(德国)。关于结核方面的研究和发现。
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均为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得主
诺贝尔奖委员会10月3日宣布,科学家布鲁斯-比尤特勒(Bruce A. Beutler)、朱尔斯-霍夫曼(Jules A. Hoffmann )和拉尔夫-斯坦曼(Ralph M. Steinman)因为其在免疫研究领域的重大贡献而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基金会称已故诺奖得主奖金不变
诺贝尔基金会10月3日宣布,201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拉尔夫·斯坦曼虽已去世,仍将获得诺奖奖金。 “钱将转入他的个人财产,”基金会发言人安妮卡·蓬蒂基斯说,“转到哪儿由他的家人决定。” 当天上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授予斯坦曼和美国人布鲁斯·博伊特勒、法国人朱尔斯·霍夫曼诺贝尔医学奖,奖金总计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6万美元),其中二分之一由斯坦曼获得。
特写:“迟来的”诺贝尔奖
对于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师生们来说,3日无疑是苦乐参半的一天。这天清晨,出生于加拿大的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成为该校历史上第2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然而仅在3天前,斯坦曼因胰腺癌逝世,享年68岁,没能亲耳听见自己获奖的消息。 新华社记者3日来到洛克菲勒大学采访时看到,校园中的国旗半降,以表达师生们对斯坦曼教授的怀念和哀悼。
美法各界盛赞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成就
图表:三位科学家分享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新华社记者 肖潇 编制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法国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分享,以表彰他们在免疫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美国和法国各界知名人士3日纷纷发表声明,盛赞这3位科学家的成就。
2011年诺贝尔奖颁给离世者无先例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10月3日确认,201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之一、加拿大人拉尔夫·斯坦曼9月30日因胰腺癌去世,终年68岁。 确认离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官员安娜·杜曼斯基说:“我确认,斯坦曼已经去世。”她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评审委员会当天早些时候宣布,斯坦曼与美国人布鲁斯·博伊特勒、法国人朱尔斯·霍夫曼以免疫系统研究成果赢得诺贝尔医学奖。
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成就改变对免疫系统理解
美国人布鲁斯·博伊特勒、法国人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人拉尔夫·斯坦曼以免疫系统研究赢得201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10月3日认定,本年度3名获奖者“发现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我们大家对免疫系统的理解”。 三人获奖 尽管3人分享荣誉,3人所获奖金不相同。
近十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及主要成就
2011年,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巴特勒、卢森堡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他们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这使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2010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他创立了体外受精技术,因此又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医学统计显示,世界上约有10%的夫妇有生育问题,而体外受精技术可以帮助其中绝大多数夫妇实现有自己后代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