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药研发的市场大气候和企业微环境(二):现代制药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和开发特点
资本的大小和经营理念决定一个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然而制药工业又是一个特殊行业,资本运作除了商业盈利以外还牵扯到社会责任、道德伦理等其它因素。所以本文从商业回报对比治病救人、研发创新对比“削减成本”两个方面来探讨现代制药工业的经营模式。
Global Change Biology:北方的蛾在气候变暖情况下的境遇可能好于预期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和芬兰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芬兰北部的蛾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低于此前的预期,这提示全世界的高纬度蛾种群可能对迅速的气候变暖效应有部分的承受能力,该研究是建立在迄今对森林动物的季节模式最全面的分析基础之上的。 这些结果具有重要性,因为蛾是鸟类、蝙蝠和许多其他捕食者的关键食物来源,且它们(在幼虫阶段)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吃植物的动物之一,也是最贪婪的农业害虫。
Mol Eco:张亚平等发现青藏高原隆升及气候影响中国林蛙复合体形成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Molecular Ec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peciation in the Rana chensinensis species complex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文章中...
PALAEO:中国早白垩世木化石与古气候研究取得新进展
木化石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陆地植物多样性、植被演替和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证据和参数。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交叉团队等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生代植物学研究团队近年来致力于中国三叠纪-白垩纪木化石记录、多样性、地质地理分布和古气候变化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积极进展。
Nature Climate Change:气候变暖或致部分地区洪灾频率大幅提高
《自然—气候变化》上的一项研究预测,考虑到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亚洲、非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区的洪灾发生频率将大幅提高。但在全球某些地区,洪灾发生频率可能反而降低。这表明有必要针对洪灾加剧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以及进一步引入一些策略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最近的一项有关洪灾预测的特别报告称,由于“依据有限”,“总体来说,关于河流洪水变化的一些预测并没有什么把握”。
联合国建议非洲南部国家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
南非《商业日报》日前援引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报告称,粮农组织正鼓励南部非洲各国政府大力推广“气候智能型”农业,以达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 研究发现,土壤退化已成为南部非洲国家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威胁,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土壤退化和灾害性气候造成的农业减产严重威胁地区粮食安全。
:栎属叶性状演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获进展
研究植物性状对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响应不仅有助于了解植物演化的历史还可为研究植物演化的机制及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提供理论基础。化石作为过去生命的直接证据,是研究植物演化及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一把钥匙。
Science:动植物“加速”应对气候变暖
一些研究人员说,与先前预计相比,野生动植物正以更快速度“回应”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英国约克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克里斯·托马斯领导的团队分析超过2000种物种的数据,从而得出上述研究结果。成果论文8月18日刊登于美国《科学》杂志。 过去10年间,动植物向高海拔地区平均移动了40英尺(约合12.2米),向极地地带平均移动了10.31英里(约合16.6公里)。
Science:气候变化致海洋生物迁徙得更快更远
气候变化导致大量鱼类和其它海洋生物以更快的速度迁徙到更远的海域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国际海洋科学家警告称,气候变化导致大量鱼类和其它海洋生物以更快的速度游向更远的海域,远离原来栖息的海域。
Interface:气候变暖或致昏睡病向非洲南部蔓延
11月10日,据媒体报道,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非洲锥虫病(俗称昏睡病)正向南部非洲蔓延,这可能导致更多人面临患病危险。 联合国气象学家2007年提出,全球气温将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多寡上升1.1摄氏度到5.4摄氏度。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肖恩·穆尔为首的科学家就此进行电脑模拟研究,推算未来数十年中传播昏睡病的采采蝇及其携带锥虫寄生虫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