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北大研究天然免疫分子机制获进展
病毒感染引起慢性或突发性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非典型性肺炎等。病毒与宿主在进化过程中长期的“斗争”,导致机体中出现了高度复杂和精细的免疫机制,其中天然免疫是生物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屏障。 北京大学蒋争凡实验室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国家973项目等资助下,对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的信号传导机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成都生物所发现一种新的天然脱落酸制备方法
脱落酸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五大植物激素之一,天然型的脱落酸既能促进果实成熟、提高产量和品质,又能大大增强植物的耐寒、抗旱和抗盐碱能力。但是直接从植物中提取天然脱落酸的成本极高,人工合成脱落酸的活性又低,脱落酸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成为空谈。国内外学者利用微生物发酵法来生产天然脱落酸,但产量较低,成本较高。
J Virol:郑春福等I型单纯疱疹病毒拮抗宿主天然免疫研究获进展
近期,国际病毒学核心刊物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郑春福研究员学科组的研究论文“HSV-1 Tegument Protein US11 down-modulates RLR Signaling Pathway via Direct Interaction with RIG-I and MDA-5,”,文章中...
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雄厚 数量多达52万亿方
国土资源部11月24日发布《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2010)》显示,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52万亿方、可采资源量32万亿方,我国天然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资源基础雄厚。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说,评价结果显示,全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52万亿方、可采资源量32万亿方,比2003-2007年开展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分别增长49%和45%。
J Immunol:王汉中等博卡病毒调控宿主天然免疫反应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王汉中课题组在人博卡病毒(HBoV)调控宿主天然免疫反应机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表明,HBoV的结构蛋白VP2能够通过抑制I型干扰素通路上的负反馈调节因子RNF125来增强IFN-b生成。相关结果已发表于国际免疫学期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HBoV主要感染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并常与其它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
MCP:赖仞等天然药物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获进展
众多天然药物以蛋白质或多肽发挥药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最近以蛋白质组学结合药理学手段研究天然药物活性蛋白质或多肽,他们在药用两栖类和药用昆虫的功能蛋白质组学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发掘了大量的药物候选分子。
Science:周俭民等植物天然免疫机制研究获进展
植物天然免疫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植物的天然免疫是植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的细胞膜上存在多种模式识别受体,通过识别病原体上的一些共有的、保守的分子基序(也即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引发先天免疫反应。真菌病原体细胞壁的主要组分几丁质是β-1,4连接的N –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多聚物,可以作为一种病原分子相关模式刺激植物产生免疫反应。
PNAS:研究者开发类似于天然血管的三维活血管
近日,科研人员开发出了微小的三维活血管,它的生长、相互作用以及对压力的响应类似于天然的血管。相关研究成果“In vitro microvessels for the study of angiogenesis and thrombosis,”刊登在了国际杂志PNAS上。为了形成称为“微血管”的毛细血管状结构,Ying Zheng及其同事把人类细胞注射到一种蛋白胶原凝胶中的微小通道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