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提出药物缓控释放“3D通道迷宫”新机制

与传统缓释给药系统的扩散机制不同,“3D通道迷宫”模型强调药片内部孔隙网络的门控作用。“3D通道迷宫”机制为剖析茶碱微丸缓释片的缓控释放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2024-12-28

生长抑素受体5与天然肽和药物分子的激活机理研究获得进展

该研究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解析了天然多肽激动剂CST17和临床抗肿瘤药物octreotide分别激活SSTR5并结合下游Gi蛋白的三维复合物结构,分辨率分别为2.7和2.9埃。

2024-07-10

柳叶刀:GLP-1类药物遇挫,对帕金森病患者没有任何治疗益处

这项 3 期、多中心、双盲、平行组、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显示,每周 1 次,持续 96 周的艾塞那肽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没有显示出任何治疗益处。

2025-02-09

Cell:中德科学家联手揭示雄激素的新作用机制,有望开发出更好的肌肉增强药物

在这项研究中,这些作者能够证实一种称为GPR133的粘附G蛋白偶联受体被雄激素类固醇激素5α-DHT激活。

2025-02-17

Nature:科学家基于近200万人解锁人类骨关节炎的新型药物靶点和治疗机遇

研究人员对近200万人的基因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完成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他们挖掘出了超过900个与骨关节炎相关的遗传关联。

2025-04-12

Science:从结构上揭示流感病毒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组装和持续性RNA合成,有望开发出泛流感药物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链滑动可保持基因组结构,并可能帮助流感病毒躲避免疫传感蛋白的监测。阻断这种尾环接触可能阻止这种躲避,为研制泛流感药物提供新的途径。

2025-05-29

STTT:重医大/中大团队发现,伊立替康可以破肿瘤乳酸化的局,让肿瘤重新对蒽环类药物敏感!

瘤内乳酸诱导的乳酸化,通过调节同源重组修复,促进肿瘤对蒽环类药物的耐药;而伊立替康竟然可以通过阻断关键蛋白的乳酸化,抑制癌细胞的同源重组修复,恢复肿瘤对蒽环类药物的敏感性。

2025-07-12

中国学者一作Cell论文:绕过血脑屏障,利用细菌从鼻腔向大脑递送药物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筛选并鉴定了一种口腔共生的植物乳杆菌(简称为Lp),其通过表面的寡肽底物结合蛋白(OppA)识别并结合仅存在于嗅觉上皮(OE)的N-乙酰硫酸乙酰肝素(NaHS)。

2025-02-08

J Med Chem:新研究表明一系列基于衣康酸衍生物的前体药物有望治疗斑秃

研究开发了一种可能治疗斑秃的化合物。他们证实一系列基于衣康酸(itaconic acid)衍生物的前体药物的疗效。

2025-03-15

Nature Immunology:卢伟强/刘明耀团队发现肿瘤免疫新机制,并找到潜在治疗药物

该研究揭示了由 HCAR1 驱动的 CCR2 阳性的多形核髓源性抑制细胞(CCR2+ PMN-MDSC)的募集是一种免疫抑制新机制。

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