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调控植物种子贮藏蛋白积累的新机制
种子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直接关系到物种的种族延续,与人类的食物来源息息相关。种子含有丰富的贮藏物质,主要类型包含油脂、蛋白质和淀粉等。种子蛋白是人类食物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在农业生产中,种子蛋白的含量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紧密关联,此外,种子蛋白的含量还关乎种子的质量和寿命。因此,深入挖掘影响种子蛋白含量的关键基因,能够增强
研究研制出非天然辅酶的合成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质高效转化研究组研究员赵宗保团队在非天然辅酶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研制出烟酰胺胞嘧啶二核苷酸(NCD)合成酶和NCD自给型微生物细胞,并成功用于构建高选择性物质代谢途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细胞内不可或缺的辅酶,广泛参与代谢等过程,改变NAD水平导致的生物学效应难以预测。为突破
研究揭示植物区分共生与免疫信号的分子机制
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二涛课题组题为Discriminating symbiosis and immunity signals by receptor competition in r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植物识别并区分共生真菌与病原真菌信号分子的机制,为全面理解植物与菌根真菌共生过程中的免疫抑制提供了新视角。菌
研究发现STING蛋白相分离调节天然免疫
立方膜结构(Cubic membranes)是哥伦比亚大学的Pappas和Brandt于1959年在变形虫细胞中最先观察到的由线粒体膜形成的三维周期性膜立方相结构。此后60多年有数百篇的文章报道类似的立方膜结构几乎存在于所有生命体的各种细胞中,并可以从任何一种细胞膜变化而来。如蓝藻类囊体膜、植物韧皮部立方膜。动物细胞中,立方膜经常出现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新药!ROCK2抑制剂belumosudil疗效强劲,烨辉医药拥有中国权利!
belumosudil将于今年8月获得美国FDA批准,该药有潜力成为cGVHD治疗模式的基石。在中国,烨辉医药已启动临床试验。
研究揭示生物学通路的表达互补调控植物生物量杂种优势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与生命科学学院邓兴旺实验室何光明课题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以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题为“Biological pathway expression complementation contributes to biomass heterosis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生物
研究发现提高植物生产力新途径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维持地球上的生命和生态系统。淀粉是植物叶绿体中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光合作用碳同化的产物和重要的储存物质。磷酸葡萄糖异构酶(PGI)催化葡萄糖6-磷酸(G6P)和果糖6-磷酸(F6P)之间的相互转化,在质体与细胞质中存在同工酶。质体PGI(PGIp)参与光合作用的淀粉合成,胞质PGI(PGIc)参与蔗糖合成
Cancer Cell: p53突变影响天然免疫信号并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
p53突变(mtp53)是众所周知的促癌基因。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Stony Brook大学的Luis A. Martinez团队报告了一种新的机制,通过该机制,mtp53抑制细胞自主和非细胞自主信号,从而促进癌细胞存活和逃避肿瘤免疫监视。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Cancer Cell》杂志上。
生物安全法:建立传染病、动植物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网络
生物安全法15日正式施行。该法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设立“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专章。其中规定,国家加强国境、口岸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联合防控能力建设,建立传染病、动植物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网络,尽早发现、控制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根据该法,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是指中国境内首次出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再次发生,或者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