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蓝晶微生物联合江南大学最新科研成果发布

这两项科研创新成果为人类应对微塑料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同时为改善肠道健康、恢复微生态平衡开辟了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环境和健康意义。

2025-03-17

Cell Metabolism:北京大学肖瑞平团队揭示肿瘤引起脂肪不可逆消耗的关键机制

该研究发现,在癌症恶病质中,MIF-ACKR3 信号通路通过损害脂肪生成,导致不可逆的脂肪丢失,而抑制 MIF-ACKR3 信号通路,能够有效缓解脂肪组织萎缩及其他恶病质临床表现。

2025-03-03

北京中医药大学团队发现,针灸可以显著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严重腹痛和腹泻天数

这项临床试验显示,接受针灸治疗的IBS-D患者的改善显著优于假针灸,并且改善效果在治疗结束后的12周随访期内持续存在,安全性也很高。

2025-06-20

Mol Cell:四川大学余雅梅/陈强破解“海力布”系统流产小体的抗噬菌体机制!

该研究报告了一个类似的细菌蛋白复合物,DUF4297-HerA,它通过偶联核酸酶和ATP酶活性诱导流产感染来介导抗噬菌体免疫。

2025-03-08

西湖大学最新Nature论文:马丹/吴旭冬团队解析人类线粒体丙酮酸转运蛋白的结构和机制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报告了人源线粒体丙酮酸转运蛋白(MPC)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六种冷冻电镜结构。

2025-03-21

南昌大学团队揭示环状RNA介导非小细胞肺癌对吉西他滨耐药的机制

本研究揭示了hsa_circ_0125356在NSCLC吉西他滨耐药性中的关键作用,将为NSCL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2025-04-10

大阪大学揪出两大关键蛋白:CFAP91搭起“运动支架”,EFCAB5调控“冲刺力”,男性生育有了新靶点

来自大阪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两个关键蛋白:CFAP91和EFCAB5在精子鞭毛形成和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男性不育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2025-09-12

上海大学苏佳灿教授团队最新综述,详解类器官在组织修复和再生中的作用

从脑组织的神经再生到肝脏、肠道、骨骼和软骨的修复,类器官不仅能够高度模拟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还能在体内实现长期存活和功能整合。

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