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在湍流环境下,利用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大规模产生1000亿个血小板

2018年7月14日/生物谷BIOON/---输血是最常见的细胞治疗形式之一,每年有近500万美国人接受输血。在不久的将来,捐助者的血液供应预计不会满足一些国家的患者需求。导致该问题的一个因素是一些血液成分的保质期短。特别是,人类捐献的血小板在美国的保质期仅为5天,这是因为它们会逐渐丧失其聚集能力并且易受细菌污染。有时需要输注血小板来治疗一种被称作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的

2018-07-14

Nat Commun:科学家成功将皮肤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

2018年7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的体内含有多种类型的细胞,每一种细胞都扮演着不同的类型的角色,2012年诺贝尔获奖者—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通过研究将成体皮肤细胞成功转化成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这一过程称之为重编程作用。图片来源: Otonkoski Lab/University of Helsinki 截止到目前为止,重编程过程仅可能引入关键的基因促进细胞类型

2018-07-08

Cell Rep:科学家鉴别出能有效维持造血干细胞功能的关键蛋白分子

2018年7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血液在为人体运输氧气和激素上扮演着关键角色,血液中含有多种类型的血细胞,比如红细胞、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等,这些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HSCs)分化而成,造血干细胞拥有多潜能和自我更新的特性,即其能够分化成为任何有功能的血细胞,同时其在不进行分化时还能自我繁殖。图片来源:Osaka University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

2018-07-08

Stem Cell Rep:科学家成功鉴别出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因子的新功能 有望开发男性不育疗法

2018年7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tem 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信州大学(Shinshu 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新功能,FGF2是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的一种自我更新因子,而精原干细胞是精子产生的起源。尽管此前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F

2018-07-01

研究人员制造出人工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香港大学医学院18日宣布,其研究团队利用罕见遗传心脏病患者的皮肤细胞制造出人工诱导多功能性干细胞,并成功用作药物测试。研究人员认为,这技术可应用于其他遗传病,为未来使用精准医学提供重要契机。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临床教授萧颂华领导的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应用干细胞在临床医疗各种人类疾病的方法。在2010年,研究团队成功制造出人工诱导多功能性干细胞的办法;其后他们研究利用这些特定病人细胞去了解个别罕见

2018-04-22

Nat Cell Biol:利用干细胞技术与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人类基因组功能蓝图

2018年5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耶路撒冷的Hebrew大学的研究者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以及人源胚胎干细胞技术绘制出了人类基因组的蓝图,揭示了基因对人体健康以及疾病发生的作用。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胚胎干细胞是一类能够转化为任意类型成体干细胞的资源,这一特性使得其成为了再生医学、疾病模拟以及药物发现等领域的核心。除了人源胚

2018-05-02

Cell:科学家阐明维持造血干细胞正常功能的关键分子机制

2018年4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形成成熟血细胞的造血干细胞通常需要非常精确水平的蛋白质才能发挥作用,然而在特定类型的侵袭性血液癌症患者中,其蛋白质产生调节功能的缺失是非常常见的。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开了一种新型机制,这种机制能够有效控制蛋白的产生,从而指挥干细胞的功能。图片来源:in-cyprus.com研究者Cri

2018-04-09

Nat Commun:新型基因编辑技术或能制造出完美的“双胞胎”多能干细胞

小编推荐会议:2018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研讨会2018年3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方法,其能够以较高的准确度修饰人类基因组中单个DNA碱基,这种新方法的特殊之处在于其能够指导细胞自身的修复机制,从而就能为研究疾病相关的突变提供一对基因匹配的细

2018-03-07

Sci Rep: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内耳细胞或有望改善先天性听力缺失

2018年2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熊本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成功移植了人类iPS细胞衍生的内耳细胞,这些细胞能够在胚胎小鼠的内耳中表达来自人类的蛋白质。如今遗传性听力缺失占到了所有先天性听力缺失病例的一半,本文研究结果或有望推动研究人员靶向作用胚胎内耳的相关性研究。图片来源:DR.HIROKI T

2018-02-16

核糖体或能够将体细胞转化为多能干细胞

2018年2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2012年,日本科学家发现,当引入乳酸菌(嗜酸乳杆菌)时就能使得人类皮肤细胞获得多能性(Ohta et al.PLOS ONE e51866, 2012),如今来自熊本大学的同一个研究团队再次发现,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核糖体,能够将体细胞转化成为多能干细胞,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图片来源:Associa

2018-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