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赖仞等牛虻唾液腺抗血栓活性物质研究获进展
你或许不知道,牛虻唾液腺中含有丰富的抗血栓活性物质。近几年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领导的学科组从牛虻唾液腺中识别了大量的抗血栓功能物质。 近日,该研究团队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与美国NIH John博士领导的团队合作研究发现,牛虻唾液腺中的一个血小板聚集抑制因子含有一独特的空间结构域,该结构域既是血小板膜受体aIIbb3的结合位点,同时也结合类十二烷酸物质。
CJPP:机体补充适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或可预防癌症
近日,一项刊登在Canadi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在我们日常饮食结构中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能降低罹患结肠癌的风险。 研究人员将大鼠长时间暴露在致癌环境下诱发大鼠癌症的发生,同时科研人员在老鼠日常饮食中添加了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结果发现大鼠患上结肠癌的风险低于对照组。
鸦片类物质受体可用于新药研发
2013年8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佛罗里达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6'-guanidinonaltrindole(6'-GNTI)的受体在某些生物信号通路中有明显的定位作用。这种作用可以被药物研发人员用以寻找新药物。
天然物质黄芩素可成功治疗青光眼
近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办的2015年视觉和眼科协会年会上,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黄芩素可以明显降低眼部压力,其或许可以作为一种治疗青光眼的天然疗法药物。
J Antimicrob Chemother:鳄梨中有效物质能抑制耐药菌
在长期的抗生素选择之后出现的对相应抗生素产生耐受能力的微生物,统称耐药菌。所谓细菌的耐药性,是指细菌多次与药物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减小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甚至无效。耐药菌的出现增加了感染性疾病治愈的难度,并迫使人类寻找新的对抗微生物感染的方法。
JEM: 脂类物质过氧化反应引起铁中毒
活性氧的代谢调控是多细胞生物维持机体平衡与正常发育非常重要的方面,此外,活性氧也被认为参与了多种免疫反应,包括T细胞的激活与增殖等。而活性氧的过度积累将会对细胞造成强烈的毒性刺激,导致细胞死亡。在产生
中国瑞典生物质燃料合作有望进入应用阶段
在21日举行的“中瑞生物质原料和固体成型燃料合作项目研讨会”上,由中国和瑞典两国政府资助的“中瑞生物质能源双边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有望在近期进入应用阶段。 研讨会上,中方项目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微博)谢光辉教授和瑞方项目负责人、瑞典农业大学熊韶峻副教授分别介绍了生物质燃料的历史和现状以及该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科技部和农业部官员也参加了讨论。
企业普遍经营困难 生物质发电打组合拳破除困境
中国科学院专家表示,生物质燃烧是大气污染和雾霾形成的凶手之一。尽管国家大力扶持生物质发电行业,然而企业短期难受益,经营普遍困难。破除生物质发电困境,还需打一记“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