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器官+自动化机器人+AI,这家初创公司获38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通过在这些实验室中培养的真实人体组织上直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分辨率测试药物,可以提高候选药物进入临床试验的成功率。
2023-11-28
比类器官更进一步,西湖大学蔡尚团队构建乳腺微器官,模拟乳腺复杂生理及肿瘤发生
该研究开发的培养方法,成功建立了在结构功能、细胞组成、分子特征、干细胞动态以及肿瘤发生等方面与小鼠乳腺组织高度相似的乳腺微器官,为器官生理功能及疾病发生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搭建了新的平台。
2023-11-07
“类器官之父”Hans Clevers团队Science发文,揭示类器官+CRISPR双炸组合破解肠道内分泌细胞的调控密码
肠道内分泌细胞(enteroendocrine cells, EECs)是存在于胃、小肠和结肠上皮中的激素分泌细胞,与其他上皮细胞谱系一样,来源于区域特定的Lgr5+肠道干细胞(intestinal
2023-11-03
Nature子刊:使用光遗传学,调控类器官中的基因表达
源于干细胞的类器官已成为研究人类发育和疾病建模的越来越重要的工具。但一直缺少来控制和研究类器官中基因表达的时空模式的方法。
2023-11-06
Science:首次破解控制哺乳动物器官的性别特异性发育的基因表达程序
哺乳动物经常会出现性别特异性特征。这些特征源于相应遗传程序的激活,而迄今为止,科学界对这些程序的描述基本上是空白。
2023-11-07
快速精准检测人体辐射剂量,北航常凌乾团队开发微液滴微流控生物芯片
Cas13a-微液滴芯片平台的定量分析显示,尽管患者中NCOA4-m6A的初始水平不同,但每位患者自身NCOA4-m6A水平都随着累积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2023-10-20
JCI:识别出诱发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背后的分子罪魁祸首
来自芝加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机体免疫系统调节小鼠机体器官排斥背后的分子机制,这一研究发现或有助于改善人类器官移植的耐受性。
2023-10-27
于颖彦教授担任WHO的BCNet类器官工作组组长
日前,受国际胃癌协会欧洲分会(EGCC)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IARC)邀请,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类器官工作组组长于颖彦教授出席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欧洲胃癌大会,报
202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