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阿诺医药发布AN9015(CSF-1R/c-kit抑制剂)动物模型数据

2019年7月18日,专注肿瘤免疫治疗的全球性生物制药公司——阿诺医药 (Adlai Nortye) 在2019年日本肿瘤内科学会年会(JSMO)上发布了自研产品AN9015(CSF-1R/c-kit抑制剂)的动物模型数据。数据显示,AN9015可以在不增加瘤内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情况下,减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该项成果也荣获了大会的特别奖励 (Travel

2019-07-20

为什么动物的眼睛是黑色的,而人类的眼睛大多是白色的?

2019年7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豚鼠有黑色的眼睛。为什么我们有白色的眼睛?事实上,豚鼠和人类一样,眼睛里也有一个白色的部分。但是豚鼠的生活和我们非常不同,所以它们需要不同的眼睛来帮助它们生存。我们眼睛的白色部分被称为巩膜。它是一种坚硬的覆盖物,可以帮助眼睛保持圆形。巩膜一直延伸到眼球后部。但是我们不能看到所有的东西,因为它隐藏在眼窝里--我们头骨里的骨杯,我们眼球所在的位置。图片

2019-07-18

动物所开发出快速精准的核酸检测技术

 高效精准的核酸检测技术在传染病原检测、食品安全检疫和致病基因筛查等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基于CRISPR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极大地革新了生物医学研究。有趣的是,除了能够通过对基因组精准操控来进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最近一些研究发现CRISPR系统的某些效应蛋白,例如Cas12a,在切割靶DNA后会受激获得切割非靶向单链DNA(ssDNA)的活性,从而能够用于快速简便地进行核酸检测,在传统的

2019-07-05

抗病毒疗法携手CRISPR 首次消除动物体内HIV病毒DNA

 《自然-通讯》最新上线了一篇艾滋病研究领域的重磅论文。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联合疗法,将持续递送抗逆转录病毒的给药系统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相配合。根据官方新闻稿,这种疗法首次从活体动物的基因组中消除了HIV-1的DNA。研究机构评论说,这项研究“标志着在开发新疗法,治愈人类HIV感染的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的估计,全世界每一天新增的H

2019-07-03

西北农林科大提出反刍动物的角具有相同细胞起源

牛、羊、鹿为什么有角,牛羊的角与鹿的角从遗传发育上有何异同?2019年6月21日,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刊发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姜雨教授研究团队,与西北工业大学等9家国内外单位合作的研究论文《反刍动物角发生发育和鹿茸快速再生的遗传基础》。从遗传学角度首次提出反刍动物的角具有相同的细胞起源——头部神经脊干细胞,其发育过程利用了基本相同的基因调控通路,为反刍动物角具有单一的进化起源和发生发育机

2019-06-23

Cell:揭示Agrp神经元在哺乳动物的早期社会纽带中起作用

2019年5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在新生命产生后的最初几天,是什么驱动了后代和照顾者之间的社会纽带?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领导的研究人员在新生小鼠大脑的与摄食相关的特定神经元中发现了线索。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5月16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Functional Ontogeny of Hypothalamic Agrp Neurons in Neona

2019-05-25

PNAS:新研究揭示哺乳动物视网膜细胞如何处理光信号

2019年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 30多年前,当研究人员在青蛙视网膜上进行实验时发现,当被称为光子的光的单个粒子被光敏细胞吸收时,会开始一连串的生化反应,大约500个G蛋白会被激活。现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视觉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在级联反应中激活的G蛋白分子的数量要少得多。相关结果发表在《PNAS》杂志上。科学家说,这一新发现很重要,因为G蛋白属于一个非常大的生化信号通路家族,称为

2019-05-18

中国科学家研究揭示哺乳动物高温保护机制

 5月14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杨仕隆团队联合浙江大学教授杨帆团队及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郑劼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论文,揭示了TRPV1通道的热失活分子机制及其在哺乳动物进化中的重要生物学意义,表明TRPV1热失活对高等哺乳动物而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高温保护机制。TRPV1是哺乳动物重要的温度感知元件,可以被40℃以上的高温激活,但TRPV1高温激活后会迅速发生高温介

2019-05-15

研究揭示哺乳动物温度感知元件TRPV1的热失活分子机制

TRPV1是哺乳动物重要的温度感知元件,可以被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激活。然而TRPV1高温激活后会迅速发生高温介导的失活。由于TRPV1热失活和热激活两个变构过程紧密偶联,难以有效对TRPV1热失活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进而无从得知其在哺乳动物生命活动中的功能。为揭示哺乳动物TRPV1热失活的分子机制及生物学意义,需要获得一种仅发生热激活而不发生热失活的TRPV1,并以此作为模板开展分子水平和动物水

2019-05-18

国际团队建立新型自闭症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6月13日,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建设的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深港脑院”)和深圳市筹划中的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设施(简称“脑设施”)研究平台发布最新动态:脑科学国际团队联合攻关,成功制备出新型模拟人类自闭症SHANK3基因突变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这一模型的建立为自闭症机理的解析以及临床干预方法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是近年来国际神经科学界

2019-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