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CTLA-4的免疫检查点疗法(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最新研究进展
2018年10月2日/生物谷BIOON/---昨天(北京时间10月1日),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者James P.Allison教授和日本京都大学的Tasuku Honjo教授因发现抑制负向免疫调节的新型癌症疗法(前者发现针对CTLA-4的免疫检查点疗法,后者发现针对PD-1的免疫检查点疗法)而获得此奖。20世纪90年代,当研究者James P. Allison
针对PD-1的免疫检查点疗法(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最新研究进展
2018年10月2日/生物谷BIOON/---昨天(北京时间10月1日),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者James P.Allison教授和日本京都大学的Tasuku Honjo教授因发现抑制负向免疫调节的新型癌症疗法(前者发现针对CTLA-4的免疫检查点疗法,后者发现针对PD-1的免疫检查点疗法)而获得此奖。20世纪90年代,当研究者James P. Allison
回顾2012-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8年诺贝尔奖将于北京时间10月1日开始颁布,而第一个被颁布的奖项就是10月1日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今年这一奖项会花落谁家呢?相信很多人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了!让我们先回顾一下2012年-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得奖情况。2012年获奖者: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获奖理由: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组变为多能性研究介绍:20世纪50年代, 约翰-格登等人的实验就已经得知卵
第五届树兰医学奖初评结果名单公示
树兰医学奖由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以下简称树兰基金)设立,并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旨在发展我国医学教育、扶植新秀、奖掖群贤,进一步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促使我国医学科学技术早日跻身世界一流行列。树兰医学奖的评选对象是在医药卫生领域中取得原始性突破创新成果并经实践检验证实科学有效的中国国籍(含港、澳、台地区)杰出科技人才。在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卫生计生委、
深度解读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昼夜节律的调控机制
北京时间10月2日下午17:30,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缅因大学的研究者Jeffrey C. Hall, 布兰迪斯大学的研究者Michael Rosbash和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者Michael W. Young因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得此奖。地球上的生命适应了地球的自转规律,很多年以来,我们都知道,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有机生命都拥有一种特殊的内部时钟,这种时钟能够帮助他们预
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揭晓,施一公、乔杰等获奖
11月11日,2017第二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颁奖典礼暨高峰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大礼堂隆重举行。会议揭晓了“2017第二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获奖者名单:牛津大学荣誉教授Andrew James McMichael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等13位中外科学家分别凭借其在生命医学领域所做出的杰出成果和突出贡献摘得“国际合作奖”、“成就奖”、“创新突破奖”三
Andrew McMichael、乔杰、施一公领衔 2017第二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在京揭晓
2017年11月11日,2017第二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颁奖典礼暨高峰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大礼堂隆重举行。会议揭晓了“2017第二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获奖者名单:牛津大学荣誉教授Andrew James McMichael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等13位中外科学家分别凭借其在生命医学领域所做出的杰出成果和突出贡献摘得“国际合作奖”、“成就奖”、“创新
聚焦中国医学界“诺贝尔奖”, 第十二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揭示中国健康产业发展新格局
(第十二届中山论坛开幕式800人主会场)编者按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与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积极引导产业聚群化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400家左右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园区。11月9-10日,第十二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17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在中山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健康中国,湾区先行"为主题,继续为中国健康产业发展搭建多方合作平台,促进医药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上海交
陈赛娟、程天民院士获2017年度吴阶平医学奖
2017年吴阶平医学奖评审委员会终审会议9月2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评审委员会主席韩启德院士主持。评委对2017年吴阶平医学奖获奖候选人的推荐材料进行了认真审阅和广泛讨论,经评委无记名投票,陈赛娟院士、程天民院士获得2017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学奖获奖人:陈赛娟陈赛娟(1951年5月),细胞与分子遗传学专家、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果蝇处见微知著——记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一只小小的果蝇体内,竟有揭示人类生物钟机制的基因密码。三位“40”后美国科学家历时几十年,从果蝇处见微知着,发现了其中的奥秘。瑞典卡罗琳医学院2日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扬,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生物钟运行的分子机制方面的成就。科学家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生物钟相关基因的研究。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生于1940年代的这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