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Biotechnology:如何正确选择特异性乙酰化抑制剂

丹麦科学家通过定量质谱技术鉴定了不同赖氨酸去乙酰化酶抑制剂靶向的乙酰化位点特征,这项成果对于基础研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以及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临床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5-03-14

Nat Struc & Mol Biol:杨财广等揭示核酸甲基化识别碱基损伤的分子机制

最近,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财广课题组等在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揭示核酸氧化酶识别甲基化碱基损伤的分子机制。 2002年有研究发现,大肠杆菌AlkB蛋白利用催化氧化去甲基化的反应机理对核酸碱基上的烷基化损伤进行修复,实现调控烷基化试剂对细菌的伤害。这一发现掀起了该领域的研究热潮。

2012-11-18

:组蛋白乙酰抑制剂或可发挥抗癌功效

6月25日,Cancer Research 在线报道,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HDI)可影响化疗药物细胞膜转运蛋白ABCG2的多态性变体的表达和转运。这拓展了HDI的临床应用空间。 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HDI)在临床试验中已经表现出一定的疗效,但很显然,它们最有效的应用价值尚未完全开发出来。 这项研究表明,HDI可影响化疗药物外排转运蛋白ABCG2的表达。ABCG2可为正常组织提供保护。

2012-11-18

Diabetes:线粒体乙酰化促进抵抗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

近日,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diabetes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科研进展,他们发现去乙酰化酶sirt3在促进机体对葡萄糖的处理,增强线粒体功能,改善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015-05-13

Cancer Cell:泛素化调节肝炎、纤维化和癌变

6月12日,Cancer Cell杂志报道了去泛素化酶,圆柱瘤病(CYLD)肿瘤抑制因子的失活可引发肝细胞的凋亡、炎症、纤维化和癌症。圆柱瘤病(CYLD)肿瘤抑制因子通过去泛素化上游因子,抑制NFκB和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化途径。

2012-11-18

:组蛋白甲基化或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靶点

科学家发现整体性的DNA甲基化模式变化或导致非小细胞肺癌的形成。

2013-11-11

Mol Plant:刘勋成等植物组蛋白乙酰化研究获进展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研究没有DNA序列变化但引起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改变的学科。表观遗传调控方式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以及染色质重塑等。其中,核心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在基因的转录调控中起

2014-03-28

Biodeter & Biodegr:刘小风等生物预处理玉米秸秆糖化研究获突破

玉米秸秆通过酶水解和生物转化后,可生成乙醇、丁醇等生物质能源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应用与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刘晓风课题组在生物预处理玉米秸秆酶解糖化研究取得新突破。相关论文发表于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该课题组采用高效菌株毛栓菌(Trametes hirsute) Y9,对玉米秸秆进行了预处理研究。

2012-11-18

泛素USP15是一种大有希望的抗癌治疗靶标

TGF-β信号传导中的DAXX途径,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神经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译者注:也常译作成胶质细胞瘤)是最为常见的脑瘤,也是所有肿瘤中最为侵袭性的之一。

2012-11-18

MCB:甲基化LSD2抑制肝脏细胞脂代谢

日本科学家发现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LSD2能够抑制肝脏细胞中脂质交换与代谢,以维持肝脏细胞的能量平衡。

201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