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One:纳米技术可精准检测隐藏在机体深处的病原菌

Copyright ©版权归生物谷所有,若未得到Bioon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中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者发明了一种新技术,这种新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包括克罗恩疾病在内的炎性肠病相关的病原菌。这种基于纳米颗粒的新技术也可以帮助科学家检测隐藏在人类组织深处的微生物。微生物可以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当前我们所拥有的检测微生物的技术花费时间较长,而且时间过长容易耽误病人有效的治疗。

2012-11-18

北大西洋深海古:从到真的桥梁

如今,科学家们在《Nature》刊文,宣布在北大西洋海沟的底部发现了一种新的古生菌Lokiarchaeota,被认为是在原核生物中与真核生物亲缘最近的生物。这个复杂的古菌类群,链接起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也证明了真核生物正是从原核生物发展而来,而新发现的这种古菌就是桥梁。

2015-05-15

Nature:科学家解码病原菌的毒素分泌结构---三型分泌系统

细菌感染宿主细胞:鼠伤寒沙门氏菌(橙色)在宿主细胞中(蓝色)建立感染 (Credit: © Christian Goosmann, Diane Schad, Rashmi Gupta and Michael Kolbe) 瘟疫、细菌性痢疾以及霍乱三者的共通之处是,三种疾病均是由细菌通过复杂的毒力注射装置来进行感染的危险性疾病。

2012-11-18

NAR:病原菌的蛋白合成机制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研究体系:结核分支杆菌亮氨酰-tRNA合成酶(MtbLeuRS) ,发现了原核病原菌亮氨酰-tRNA合成酶的C-端延伸结构域在维持酶与核酸相互作用方面的重要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上。 这项研究由王恩多研究组完成,第一作者为胡庆华博士。

2013-01-03

PLoS Pathog:基因组学角度深入解析病原菌致病的分子机制

2012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著名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报告“Insights from Genomics into Bacterial Pathogen Populations”中,来自牛津大学人类遗传学中心的研究者从基因组学角度来深入剖析了致病菌的致病机制。 每年由于致病菌的感染、致病甚至死亡给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2012-09-18

Nature:邵峰等揭示病原菌效应蛋白阻断炎症通路新机制

细菌的三型分泌系统 12月11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刊登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博士等的最新研究成果“Cysteine methylation disrupts ubiquitin-chain sensing in NF-κB activation。

2012-11-18

Nucleic Acids Res:王恩多等发现带有遗传密码紊乱性的病原菌亮氨酰-tRNA合成酶采取的氨基酰化和翻译的质量控制策略

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8月23日在线发表了王恩多研究组最新研究成果:“Aminoacylation and translational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employed by leucyl-tRNA synthetase from a human pathogen with genetic code ambigui

201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