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7位华人当选今年美国院士 生物领域独霸5席

北京时间4月2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2015年新增院士名单,新增美国国家科学院士84位,外籍院士21位,他们来自15个不同国家。

2015-04-29

Cancer cell:华人科学家发现氧化还原与肺癌新关系

近日,来自中科院生化所和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cell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

2015-05-11

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理查德·杰尔 Richard N. Zare 美国 理查德·杰尔教授,美国籍,男,1939年11月出生。著名物理化学家和分析化学家,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以色列沃尔夫化学奖等多项奖项,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联合推荐。

2015-03-26

《自然》登载华人科学家支持叶诗文来信

英国《自然》杂志8月23日刊登了来自“华人生物学家协会”的信件,就该杂志网站在伦敦奥运会期间发表文章将中国游泳女选手与兴奋剂联系在一起所引起的争议,再次阐述华人科学家支持叶诗文奥运成绩的观点。

2015-03-26

华人科学家荣获美国艾伦·沃特曼奖

日前,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NSF)宣布,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电子工程专业教授Chiang Mung荣获2013年度艾伦·沃特曼奖。 艾伦·沃特曼奖于1975年NSF成立25周年时设立,旨在奖励和支持在NSF资助下取得杰出学术成就的优秀年轻科学家,获奖人在获得荣誉的同时,还将得到NSF5年期共计100万的追加资助,以支持其在专长领域开展更深入研究。

2015-03-26

华人副校长戴海龙谈美国天普大学如何赢得未来

2月5日,戴海龙(Hai-LungDai)教授被任命为美国天普大学教务长和主管学术事务的高级副校长,此前的一年半时间,他在该校担任代教务长。通常来说,大部分新上任的高级管理层都需要至少几个月的时间来搞清状况,但戴海龙却已经“新官上任三把火”,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计划。费城当地媒体采访、报道了他对天普大学未来学术发展的想法和愿景。 问:虽然这是个新职位,但你不算是天普大学的新人了。

2014-04-11

Nature:华人学者操刀明星抑癌基因新解读

肿瘤抑制基因p53是人类肿瘤中突变最频繁的单个基因,其重要性已成为研究领域的共识。p53能通过促进细胞老化来防止细胞癌变,通常情况下发生突变或有危险的细胞会收到信号让其停止生长或死亡,但缺乏p53的细胞会无视这些信号。 显而易见,p53通路对于药物研发人员来说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靶标。但目前,把标p53通路的策略往往难以实现。

2013-01-14

NCB:两华人科学家同时发现能量水平对肿瘤抑制关键途径的调控作用

近日,著名国际期刊nature cell biology同时在线发表了来自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的陈俊杰教授和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管坤良教授两位华人科学家研究组关于AMPK调控Hippo信号通路的两篇最新文章。

2015-03-16

华人博士后造假 撤销四篇论文

 日前,据《科学家》(The Scientist)报道,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ORI)4 月 25 日宣布,西奈山医学院著名基因治疗学家胡流清(Savio Woo )实验室的一位前任博士后学术造假,伪造了四篇已发表学术论文中的数据

2015-03-26

香港中文大学黄家星研究组破解华人中风率较高之谜

黄家星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通过研究率先证实了颅内大动脉病变是导致华人中风的最常见原因。3月29日,该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颁发的2011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此研究项目由中大医学院教授黄家星领导,名为“颅内大动脉病变脑卒中的流行病学、诊断、发病机制、影像学和治疗”。研究人员证实,颅内大动脉病变是导致华人中风的最常见原因。

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