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产品获批白内障人工智能检测医疗器械二类证
近日,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联合鹰瞳科技(Airdoc)共同研发的白内障检测独立医疗器械软件获批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沪械注准20222210002)。这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常见致盲、致畸、致死疾病的人工智能筛查诊断系统研发和临床试验(2018YFC0116500)》项目团队研发的又一款眼病智能筛查检
Nature:科学家发现一种能预测人类心血管疾病的细胞行为模式
来自西班牙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免疫系统的循环中性粒细胞火灾炎性过程中会获得不同的行为模式,相关研究识别出了与人类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有害中性粒细胞行为。同时本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或能帮助开发新型疗法尽可能减少心肌梗塞所带来的后果。
Cell:揭示简单的细菌群落可以组装成复杂的结构模式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Süel团队与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的研究人员一起发现了生物膜的一个特点,揭示了这些细菌群落比以前认为的要先进得多。他们发现生物膜细胞被组织成精心设计的模式,这一特征以前只与更高级别的生物如植物和动物有关。
Carbohydrate Polymers:发表水蛭透明质酸酶结构与切割模式研究成果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康振教授团队在水蛭透明质酸酶结构与切割模式机制解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Structure and cleavage pattern of a hyaluronate 3-glycanohydrolase in the glycoside hydrolase 79 family”正式发表于Carbohydrate Polymers
乳腺癌精准医疗!诺华PI3K抑制剂Piqray获英国批准:首个PIK3CA突变HR+/HER2-乳腺癌疗法!
Piqray是首个乳腺癌PI3K抑制剂,PIK3CA是HR+/HER2-乳腺癌最常见突变,影响40%患者。
肺癌精准医疗!艾伯维抗体偶联药物Teliso-V获美国FDA突破性药物资格:治疗c-Met过表达肺癌疗效显著!
在c-Met高表达、EGFR野生型、非鳞状NSCLC患者中,Teliso-V单药治疗的总缓解率(ORR)高达53.8%。
研究人员设计“变构+竞争”双重作用模式的高选择性RIPK1抑制剂
细胞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是一种受控的细胞坏死方式,受体相互作用激酶1(RIPK1)在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程序性坏死通路中发挥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开发靶向RIPK1的高活性、高选择性抑制剂能够为炎症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脓毒血症等的治疗提供新途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周兵、唐炜、许叶春研究团队,以
单链建库技术助力RNA-seq在科研及精准医疗领域应用
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生物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式,使得在单碱基水平上对大量样本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检测成为可能。
波士顿科学FARAPULSE脉冲电场消融系统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作为目前欧洲已上市的脉冲电场消融系统,FARAPULSE PFA系统已获得欧盟CE认证用于治疗阵发性房颤(PaAF),此前亦获得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此次FARAPULSE PFA系统成功进入“绿色通道”,更是对其优势的进一步认可,未来该系统将有望为中国房颤消融领域带来巨大变革。
Alzhe & Deme:科学家绘制出与人类阿尔兹海默病发病相关的糖基化模式图谱
2021年12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大脑中的N-链蛋白糖基化是研究人员在葡萄糖利用过程中并未充分研究的一个方面,其影响着多种细胞过程,包括静息膜电位、轴突激活和突触囊泡运输等。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lzheimer's & DementiaIn上题为“situ spatial glycomic imaging of m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