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日合作成功开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

1月9日,中日合作研制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在北京和日本香川县成功进行远程临床动物实验,为该系统的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王田苗教授介绍,该系统投入应用后,将大大降低血管介入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王田苗说,设计团队首次将微小力传感器安装在导管末端,手术中实时获取导管与血管间的碰撞信息,精度达到0.8毫米,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2015-03-26

NASA拟研制微生物机器人探索行星

硫还原地杆菌的电子显微镜照片。这种细菌是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系统的核心 北京时间1月6日消息,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对于美国宇航局的火星车来说,似乎是体积越大越好。2011年11月,耗资25亿美元的“好奇”号火星车发射升空,目前正朝着这颗红色星球进发。这辆火星车的体积是其前辈“机遇”号和“勇气”号的5倍。

2015-03-26

Nat Methods:机器人可自动探查活体脑细胞内部运作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利用机器人操纵来自动发现和记录活体大脑中神经元信息的方法,即用一种全细胞膜片钳制动一个微小的空心玻璃针,在神经细胞的膜上开孔,以记录其内部电活性。该研究成果刊登在5月6日《自然-方法》期刊上。 这种深入大脑中神经元内部运作的方式可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如电活性模式、细胞内部状况、甚至基因在某一时刻被闭合的剖面。

2012-11-18

未来人类意识将植入机器人实现永生

卡梅隆的“阿凡达”:艾提斯科夫的阿凡达计划以10年内把藏于人脑的思想“装进”机器人体内为目标。 31岁的媒体企业家艾提斯科夫表示,他的目标是10年内把人脑植入机器人体内。他指出,这项技术会最先引起残疾和濒临死亡的人的兴趣。 戴立克半机械人领袖“达夫罗斯”:艾提斯科夫计划的第一步是将人脑植入机器人体内。这位企业家指出,该计划会最先引起垂死者等特殊群体的关注。

2012-03-04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精细动作超医生

11月28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德国、意大利、英国和以色列科学家合作发明了一款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可大大减少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创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在神经外科的显微手术中,医生最多只能完成4种精细动作模式,而这种机器人可完成13种。这种机器人还可以感知手术部位的情况,及时调节动作的力度和方向。它动作幅度小,可完成非常精细的手术,适用于脑肿瘤、癫痫、帕金森氏症等手术。

2011-12-01

用DNA链造出纳米机器人 可注入活动物体内

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地用DNA链造出了一种纳米机器人,它们能在活动物体内按照编制的程序执行逻辑操作,就像一种纳米机器人计算机。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了这一研究成果。研究人员把这些“机器人”注射到蟑螂体内,观察它们是怎样瞄准一个细胞来“工作”的。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上。

2014-04-22

松下开发医疗机器人造福医护:既是轮椅又是病床

松下开发名为Resyone的机器床椅,近日通过了针对医疗机器人的ISO1342国际安全认证。Resyone可大大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

2014-04-18

仿生面孔机器人诞生 表情真实具备语言能力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研制一款仿生的机器人面孔,甚至能够逼真地模拟真人颤振眼睑,有望成为未来新一代仿生机器人。 这款仿生机器人面孔是由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日本的工程师研制,被称为“面具机器人”,它能够轻微地移动头部,皱动眉毛,并能够与人们进行交谈,颇似科幻电影《我是机器人》中的智能机器人。

2015-03-26

以用DNA链造出纳米机器人 可注入活动物体内

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地用DNA链造出了一种纳米机器人,它们能在活动物体内按照编制的程序执行逻辑操作,就像一种纳米机器人计算机。

2014-04-22

国产手术机器人首次用于临床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在长沙宣布,由该院在国内率先开展的三例国产机器人手术于最近一周内顺利完成。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手术机器人系统首次运用于临床,标志着中国走出了一条手术机器人自主创新的道路,打破了国外手术机器人技术在全球的垄断局面。

201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