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我国科学家开发一种可分离的微针贴片以保护和递送DNA纳米疫苗

  核酸疫苗(DNA或RNA)被研究用于在抗原呈递细胞(APC)中生成病毒蛋白,模拟目标病原体抗原以刺激免疫应答。它们在冷冻状态下可能会稳定几个月,但在室温下只能稳定几个小时。然而,许多欠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温控运输设施和免疫储存设施,迫切需要建立使该疫苗更加稳定、便于使用的方法。近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研究团

2022-01-29

Science子刊:朱伯开团队揭示细胞核内液液相分离也有着潮涨潮落

  让我们想象一下自己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那里的船只通过错综复杂的水渠网络将人们运送到河岸两旁的家中。而负责维持治安的警察也需要通过船只来响应各家各户的报警电话。在正常的一天,12小时的潮起潮落影响着水道水位的起起落落。涨潮时,满溢的水道全都连通起来,让警察可以快速到达各家各户,解决纠纷。但在退潮时,由于部分河道被切断,导致警察很难快速响

2022-01-24

Nature:揭示自由基SAMTokK的三维结构,有助于构建更有效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一类叫做碳青霉烯类抗生素(carbapenems)的强效抗生素可以绕过抗生素耐药性,这要归功于其结构中特定的原子链。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参与构建这种原子链的一种酶进行了成像,以便更好地了解它是如何形成的---也许可以重现这个过程来改进未来的抗生素。

2022-02-06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神经酰胺合成2调控肝脏病理多倍性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鞘脂作为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成分之一,在信号转导和膜运输中发挥重要的控制因子作用。神经酰胺是所有鞘脂类物质的主干,由长链鞘氨醇通过酰胺键与不同链长的脂肪酸结合而成。神经酰胺合成酶(CerS1-CerS6)有六种亚型,每种亚型具有合成不同酰基链长的神经酰胺(C14:0-C30:0)的能力,并具有组织特异性分布。神经酰胺合成酶2(Ceramide synthase

2022-02-02

New Phytologist:发现DNA拓扑异构1在苔藓植物雄性生殖干细胞及精子成熟过程中的新功能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陈春丽教授课题组发现DNA拓扑异构酶1(TOP1)在苔藓植物雄性生殖干细胞及精子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揭示了TOP1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新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在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植物干细胞与动物干细胞类似,一方面自我维持更新,另一方面分化形成新的组织器官。生殖干细胞是产生生殖器官和功能孢子的细胞基础。DNA拓

2022-02-03

Nature子刊:快速减肥,几周减轻25%,抑制一种的活性

肥胖,既是一种特征,也是一种疾病,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肥胖者更易患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全世界有近40%的人超重,13%的人肥胖,在中国,超重和肥胖人群已逾3亿人,减肥瘦身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中国虽然不是肥胖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了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

2022-01-20

Science Advances:我国科学家发现辅酶Q合成途径关键

辅酶Q(Coenzyme Q)是真核生物和部分细菌中存在的一种萜苯醌类化合物,是细胞呼吸和细胞代谢的激活剂,也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和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然而,辅酶Q在真核生物中的生物合成途径尚未被充分阐明。近期,我国科学家鉴定出真核生物线粒体中辅酶Q合成途径的关键酶——苯环6位羟化酶CoqF,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标题为“A u

2022-01-16

Gut:机体中的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或有望有效阻断人类肝细胞癌的发生

来自中国浙江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HCC的性别异质性背后的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或有望帮助识别出女性群体中存在的关键HCC抑制机制,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的新型疗法。

2022-01-20

研究人员开发聚赖氨酸分离纯化生产新工艺

  作为一种天然微生物类食品防腐剂,聚赖氨酸具有抑菌谱广、抑菌能力强、耐高温、水溶性好、不影响食品风味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在方便米饭、湿熟面条、海产品、酱类等食品及医药领域中广泛应用。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资源与天然产物工程团队摒弃过程复杂、回收率低的传统阳离子交换树脂方法,创新性地利用果胶的负电荷性质和聚

2021-12-22

Carbohydrate Polymers:发表水蛭透明质酸结构与切割模式研究成果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康振教授团队在水蛭透明质酸酶结构与切割模式机制解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Structure and cleavage pattern of a hyaluronate 3-glycanohydrolase in the glycoside hydrolase 79 family”正式发表于Carbohydrate Polymers

20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