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就能识别冠心病?阜外、清华合作成果发表,牛津专家点赞诊断潜力
自拍是我们常用的手机功能之一,在不远的将来,自拍照也许还可以用作疾病筛查工具。根据阜外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郑哲教授与清华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所所长季向阳教授牵头、新近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的研究成果,通过计算机深度学习算法,仅需对4张自拍照进行分析就能够预测个体是否患有冠状动脉疾病(CAD,慢性冠心病)。在同期刊发的题为“欢迎来到医学诊断新时代”
降低冠心病首次心脏病发作或卒中风险!FDA为阿斯利康替格瑞洛开绿灯
阿斯利康宣布,Brilinta(替格瑞洛)已在美国获批用于降低高危冠心病(CAD)患者的首次心脏病发作或卒中风险,CAD是最常见的心脏病类型。这是监管机构首次批准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心血管(CV)高风险但无心脏病发作或卒中病史的患者。该药最早于2011年7月20日获FDA批准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降低血栓性心血管
冠心病重磅!阿斯利康Brinlinta(替卡格雷)获美国FDA批准,降低高危患者首次心脏病发作/中风风险!
此次批准,将Brinlinta的适用人群扩大至没有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病史的高危冠心病患者。
Science子刊:新研究表明DPP4抑制剂有望治疗冠心病患者中的动脉粥样硬化
2020年5月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希腊和德国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治疗与心脏病相关的胰岛素诱导性血管损伤(insulin damaged blood vessels, 由胰岛素引起的血管损伤)的新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4月29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李思进教授:核医学在冠心病精准诊疗中的重要作用
前言:美国每年大约有800万人次接受心脏核医学检查,中国台湾地区每年有15万人次接受该项检查,而内地14亿人口,每年却只有10万人次接受心脏核医学检查。怎样能让国内的相关心脏疾病患者也能及时得到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我国冠心病患病人数约为1100万,这一数字正继续逐年上升,丝毫没有下降的趋势。庞大的数字不仅为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
预测冠心病 传统方法不输基因检测
血压、胆固醇水平、糖尿病、吸烟状况等,都是人们熟知的能够反映心血管风险的传统因素。随着对疾病的不断深入了解,科学家们也正在尝试通过基因检测来预测风险。但在预测效果上,遗传学信息是否优于传统风险因素?《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最新发表的两项研究给出了相似的答案——目前而言,基因检测的额外获益有限,传统指标预测冠心病风险不仅久经考验,当下相比新型方法依然十分
原创Liwen RF(TM)射频消融及心肌活检系统带来肥心病诊治创新策略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肥厚型心肌病诊治中心刘丽文主任团队,联合诺诚医疗共同研发的Liwen RF™射频消融系统(以下简称Liwen RF™系统),在西京医院相继完成15台临床应用,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恢复良好,这是“Liwen术式”在治疗肥厚型心肌病领域,首次融入2项全球首创的新技术 -- 可调射频消融针和心肌活检。“Liwen术式”+可调射频消融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肥厚型心肌病诊治中心刘丽文主任
研究发现男性顶秃与冠心病相关
男性类型的秃发,也称为雄激素源性秃发症(AGA),是脱发的最常见原因。它影响大约30-40%的成年男性,80%的男性在80岁时都可以看到它。 AGA被认为是一种可遗传的雄激素依赖性疾病,其特征是在头皮的顶点和前部区域(太阳穴)不同程度的脱发。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脱发与冠心病的风险有关。这些研究一般发现脱发与冠心病之间存在正相关,尽管这种关联的强弱程度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评估男性型脱发
研究发现:“老来无伴”或增加高危冠心病老人死亡率
常言道,“少年夫妻老来伴”。看到这句话,很多人想到的是老夫老妻间的精神寄托和生活照顾,但实际上,“老来伴”也是健康长寿的重要保证。最新研究表明:“老来无伴”可以增加高危冠心病老人的死亡率。有网友说:善待你的另一半吧,因为他(她)才是你最好的“药”。“在年龄超过75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没有老伴的患者与有老伴的患者比较,在一年的观察期内,其死亡率增加近10%。”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
冠心病处方流向
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医院处方分析系统RAS数据显示,冠心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整体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尤其在70岁以前这个年龄段;主要分布在三级医院,占比高达59.8%,一级二级医院占近两日的降温让大家感到深深的凉意,而心脏最怕温差大;心脏就像人体的发电机,到了冷天,为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它更得加倍努力工作,这也使得秋冬天成为心脏的“多事之秋”。在寒冷季节,室内外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