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利用合成抑制 T 细胞在局部实现免疫抑制,有望治疗一系列炎症性疾病

这些结果表明,设计定制的合成抑制 T 细胞是可行的,它们能产生局部靶向免疫抑制,如局部阻断 CAR-T 细胞攻击。

2024-12-30

MIT团队发现,来自基因非编码区的隐匿抗原可被T细胞识别,或可作为胰腺癌免疫治疗靶点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隐匿抗原完全有潜力成为一大类全新的常见癌症抗原,可以像新抗原那样用于开发癌症疫苗、合成T细胞疗法等新疗法。

2025-06-03

Oncogene:丙酸盐代谢产物或与肺癌患者机体免疫细胞功能减退密切相关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甲基丙二酸或许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其或能作为机体衰老、免疫功能失调和癌症发生之间的重要关联。

2024-11-19

揭示毛细血管的剪切应力和一氧化氮是造血干细胞存活和免疫豁免的关键

这项研究突出血管在维持干细胞功能和免疫平衡方面的关键作用,应该为再生医学和免疫疗法的进步铺平道路。

2025-03-28

STTT:中科院团队破解乳腺癌遥控肺巨噬细胞、打造免疫抑制性转移前生态位之谜!

这项研究揭示了AHR在乳腺癌肺转移中的关键作用,表明靶向AHR-STAT5-PD-L1通路可能成为干预乳腺癌转移的新策略。

2024-12-30

科学家发现,放疗诱导肿瘤释放双调蛋白,一面打压抗肿瘤免疫,一面促进癌细胞隐身

研究者们发现,放疗诱导肿瘤释放的EGFR配体双调蛋白(AREG),与远端转移进展有关。

2025-06-23

港大团队发现,他汀可促进肝癌细胞铁死亡,提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效果

该研究揭示了肝癌细胞利用甲羟戊酸途径对抗铁死亡的机制,并强调了MVD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2025-07-23

“忠诚”的免疫系统怎会误伤“友军”?Cell:发现补体激活的25纳米“临界点”,破解纳米药物被免疫攻击之谜

这项研究为我们揭开了补体系统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的神秘面纱,发现了补体激活存在一个由表面蛋白间距决定的渗透型临界点,这一关键发现让我们对补体系统的 “决策” 机制有了全新的认知。

2025-06-30

JITC:增效免疫治疗策略+1!科学家首次揭示树突状细胞内源性PTPN22负向调节抗肿瘤免疫的机制

对于免疫原性较高的黑色素瘤小鼠模型(B16.SIY),PD-L1抑制剂在PTPN22野生型小鼠中已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因此在PTPN22 cKO小鼠中的额外治疗效果有限,不过生存率有所提高。

2024-11-21

细胞发现》:幽门螺杆菌后继有菌!中国科学家揭秘咽峡炎链球菌促胃癌的新机制,可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抑制T细胞助力癌细胞

本文的发现揭示了胃癌中不同瘤内微生物特征的预后和临床意义,并揪住了咽峡炎链球菌这个有潜力的胃癌治疗新靶点。

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