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MC Biologics与锐意签署抗白介素-6单克隆抗体开发协议

西雅图、丹麦哥本哈根和上海2013年5月14日电 /美通社/ -- CMC Biologics 今天宣布与锐意 (RuiYi Inc.) 达成一项协议,将研发新型抗白介素-6单克隆抗体 RYI-008 细胞系。研发过程中将用到 CMC Biologics 专有的 CHEF1? 高效表达质粒,目的是为了优化细胞生长,并在较短的时间框架内确保蛋白表达的一致性和高效性。具体协议条款尚未公布。

2013-05-19

PLoS ONE:研究建立全新植物基因链接与克隆系统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普及与基因组信息爆炸式的增长,解析基因与基因组孕藏的功能信息成为我们了解生命密码的必需步骤。功能基因研究是破解基因组信息这部天书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功能基因的研究离不开载体的构建与转基因方法。

2013-04-06

Cell Res:成功培养出iPS克隆

来自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浙江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所等多处国内研究机构组成的研究组获得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研究的最新突破性机制:成功培养出了四头iPS克隆猪。这是首次在世界上获得成活的iPS克隆猪,有助于在大动物上应用iPS技术的发展。相关成果以letter的形式公布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目前论文免费。

2013-01-11

Cell Stem cell:获得连续克隆26代实验鼠

日本理化研究所科研人员在7日的美国《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借助用克隆动物培育克隆动物的“再克隆”技术,成功地用一只实验鼠培育出了26代共598只实验鼠。 克隆技术面临的一大课题是克隆动物生育率低下,繁殖代数越多,生育率越低。迄今为止,实验鼠繁殖6代、牛繁殖两代就达到了极限。一旦提供可供克隆的细胞的动物死亡,遗传信息就会断绝。

2013-03-14

我国全人工繁殖中华鲟技术获得成功

记者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了解到,通过全人工繁殖技术繁育出的中华鲟受精卵近日陆续孵出中华鲟仔鱼,这标志着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历经30年的研究获得成功。

2012-11-19

Nat Methods:研究发现植物的自我修复及繁殖现象

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技术,通过活体植物组织内的荧光可测量与定位基因和细胞的活动。相关论文4月1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Methods》上。 这项用荧光自动测量和定位活体植物组织细胞活动的新技术,有助于改善合成生物学的核心计算机模型,努力设计出生命系统。 某些植物具有高度复杂的遗传及细胞网络,这些网络构成了巨大的相互作用网络。

2012-04-09

克隆抗体结合他汀可使胆固醇浓度进一步降低

据5月14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在接受适度或高强度他汀以治疗高胆固醇症的病人中,加入人类单克隆抗体evolocumab会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进一步降低。

2014-05-18

PMBR:徐增富等小桐子花发育相关FT/TFL1基因家族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获进展

小桐子(Jatropha curcas)属于大戟科,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其种子油是加工生产生物燃油的优质原料。植物中编码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的FT/TFL1基因家族在成花转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能促进或抑制植物的成花转变。

2014-06-25

Nat Commun:北极海冰减少或影响驯鹿繁殖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报告说,北极海冰减少有可能会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动态,而这又会直接影响草食性动物种群是否能够成功繁殖。 过去曾有人提出,因大气中CO2浓度增加而发生的海冰减少会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影响。Jeffrey Kerby和Eric Post使用了为期11年的一个时间段中有关西格陵兰的气温和海冰多少的数据。

201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