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利好因素将促进我国单克隆抗体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单克隆抗体的发展与应用 1975年,Köhler和Milstein运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抗绵羊红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开创了抗体技术的新时代。1986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才批准上市全球第一个治疗性鼠源性单克隆抗体OKT3,由此拉开了单抗药物治疗疾病的序幕。
硕腾继勃林格后逐中国猪蓝耳进口疫苗市场
8月28日,辉瑞旗下动保业务独立公司硕腾在广州招商,此次推出的是该业务在中国的首家合资公司产品:猪用蓝耳病疫苗“瑞兰安”。 早在2011年,辉瑞公司下属的辉瑞动物保健与吉林国原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吉林辉瑞国原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该合资公司主要在中国开发、生产和销售动物疫苗,其中,以研发和推广猪用疫苗为重点。
全球逾十亿头猪接种FLEX系列茵格发(R)猪圆环病毒疫苗
德国殷格翰2013年2月19日电 /美通社/ -- 全球各地的兽医和猪农在预防猪圆环病毒病 (PCVD)的潜在危害方面达到了新的里程碑 -- 全球接种 FLEX 系列茵格发(R)猪圆环病毒疫苗的猪只数量已经超过十亿。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动物保健业务部门2006年成功上市该疫苗。该疫苗有助于保护猪群健康,从而也为全球消费者能够食用更加健康的猪肉作出了贡献。
Cell Stem Cell:日成功培育出无免疫力猪
6月13日,美国科技期刊Cell Stem Cell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称,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研究小组成功培育出无免疫力猪。这是世界首次人工培育成功无免疫机能的大型动物。 研究小组提取猪胎儿体细胞,导入无免疫机能基因,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克隆出40头遗传基因相同的猪仔,其中14头没有免疫机能所必须的胸腺。
Virology J:黄忠等构建手足口病相关病毒的感染性克隆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Virology Journal在线刊登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关于构建手足口病相关的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感染性克隆的最新研究成果。
当克隆一只小鼠的时候,用一滴血就够了
用外周白细胞克隆出的一只雌性小鼠。通过自然交配并且生存了23个月(在实验室小鼠的正常寿命之内),证明了它是可育的。 2013年6月26日——从肥胖到药物滥用,从焦虑到癌症,转基因小鼠在科研中被广泛用于人类疾病模型。科研人员常常用多年时间开发一个小鼠品种,它具有成为特定人类疾病模型所需的准确的遗传突变。
J Virol:我国首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DNA克隆
11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钟劲课题组的研究论文从丙型肝炎病毒临床分离株直接建立高效的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感染模型的新型策略》。
:一种崭新的单克隆抗体技术
今年5月份的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文章A proteomics approach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loning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from serum介绍了崭新的抗体开发平台:NG-XMT™ 技术,它利用蛋白质组学,通过
Nat.Genet:我国成功克隆PKD致病基因
近日,《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应用先进的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8个家族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简称为PKD)家系中发现PRRT2基因上存在3种截短突变,并成功克隆了家族性PKD的第一个致病基因PRRT2,这对揭示疾病分子发病机制以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