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Host and Microbe:蛋白质可在植物抵抗病原菌时传递信息
日本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植物抵抗病原菌感染时也有一种起着“通信员”作用的物质,对它进行研究有助培育出抗病害能力更强的农作物。 日本近畿大学农学部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细胞—宿主与微生物》(Cell Host and Microbe)杂志上报告说,在对水稻的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进行研究时发现,水稻中存在一种名为OsRLCK185的蛋白质,在水稻面临病原菌感染的威胁时...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成立“生物信息与计算生物学研究中心”
6月13日,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成立了“生物信息与计算生物学研究中心”。21世纪被称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时代,生物信息(Bio-IT)产业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Bio-IT可分为7大领域,即运算与电脑架构、信息工具与资料、储存与资料管理、生命科学应用、生命科学设备、系统整合与资讯以及知识管理与互通。
丹麦建立国家生物资料库 实现医疗信息共享
丹麦国家生物资料库日前在哥本哈根落成,预计能储存包括整个丹麦人口在内近1500万份血液和组织的生物样本,为遗传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被认为是生物医学研究的一大进步。 这一资料库由丹麦政府和多家基金会共同斥资1.79亿丹麦克朗(约合3200万美元)建成。
ANZJPH:方便生活,方便自己--应用互联网浏览健康信息
2015年3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发表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公共健康》杂志上的相关研究发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进入澳大利亚健康卫生网进行浏览阅读。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Matthew Dunn和Christina Cheng研究员评
默沙东牵手卫材深度挖掘PD-1免疫疗法Keytruda临床潜力
PD-1免疫竞赛激烈异常,这2天各巨头均爆出深度合作,癌症疫苗似乎迎来春天。而百时美Opdivo元宵节当天率先收获肺癌批文,该市场非常有利可图,使之当之无愧的成为这个春节最大的赢家。
Curr Biol:周雯等发现人类化学信号可在个体间有效传递性别信息
在动物王国中,很多最为基本的行为(如觅偶行为)都是由信息素来介导的。实现这一过程需要两种器官的参与:一种是可以向空气中散发信息素的器官,另一种是灵敏的信息素探测器官。较之其他灵长类动物,虽然人类的皮肤上有更多的可散发信息素的汗腺组织和分泌物,人类却并不具有绝大多数动物用以接收和探测信息素的结构——犁鼻器或副嗅球。人类对信息素的感知与编码似乎只能依赖于包括嗅上皮、嗅球在内的主嗅觉系统。
人口健康信息化明确“三步走” 医疗大数据将开放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金小桃在会上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口全覆盖、生命全过程、工作全天候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今年将组织开展健康医疗信息数据应用立法研究,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依法有序开放。
医疗信息化发展面临标准不统一难题
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云计算等若干“跨界词汇”被正式提及。 业内专家表示,相关的利好政策再加上技术的不断升级,将推动医疗行业向电子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化方向发展,另外也将有助于资金等资源不断地流入相关行业,从而推动医疗信息化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