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nalyst:研制出便携式病原体核酸分析系统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生物医学光学研究团队利用微流控芯片和智能手机构建了一种便携式病原体核酸即时检测系统,可通过智能手机用户端,简便、准确、快速完成病原体核酸的即时检测。相关成果已被Analyst作为封面文章接收发表。近些年来,基于微流控芯片和智能手机的移动传感技术(MS2技术),被广泛用作移动实验室的生化检测和分析,如疾病

2021-08-27

术锐与美敦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产手术机器人或将迎来跨越发展

手术机器人作为外科手术医生的辅助设备,具有定位精确、动作精细、避免疲劳的优点。自从2000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获批以后,机器人手术真正走向商业化。

2021-10-25

科研人员研发出磁共振脑影像一键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平台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有关认知、情绪、发展和脑功能障碍的脑科学研究中。然而,传统的基于三维体空间的磁共振分析方法可能导致部分容积效应,即一个三维的脑区可能同时包含来自灰质、白质,甚至脑脊液的信号。研究发现人类脑功能是以大脑皮层表面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因此

2021-10-22

本土创新技术的崛起,为耳鼻喉头颈外科带来跨越发展

2021年10月15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在苏州拉开了年度会议盛事。本次会议邀请到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界大咖,聚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及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2021-10-18

福建省立医院和厦门疾控调配3套华大智造移动集成检测舱驰援莆田!

9月12日福建省莆田市政府召开疫情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情况。据通报,截至9月12日16时,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核酸阳性64例,其中确诊病例32例、无症状感染者32例。

2021-09-13

告别“内卷”创新,让野蛮价格战回归临床价值战

   7月3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公示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药品及信息的公告》,其中不乏国产PD-1、国产CAR-T等重磅本土创新药。

2021-08-26

来自中国5省2.1万人群的里程碑研究结果表明 使用代盐品来替代普通食盐每年或能有效预防全球数百万人死亡!

来自澳大利亚悉尼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饮食干预研究,结果发现,利用减钠、加钾的代盐品(salt substitute)来代替食盐或能明显降低人群中风、心脏病发作和死亡的比率。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代盐品并没有任何有害影响。

2021-08-31

吸入疫苗来了!国产吸入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结果已获权威认可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似乎所有的疫苗接种都是需要肌肉注射,如上市的狂犬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等等,但此接种方式不仅需要大量人力、医疗耗材,也往往会伴肌肉酸痛、肿胀等不良反应,同时注射剂型无疑对于惧怕打针的人来说也是一项挑战。近几年,研究员积极探索、研发非肌肉注射的疫苗方式,如2020年8月我国首个上市的国产鼻喷剂流感疫苗。回顾疫情肆虐的当下,我国2020

2021-08-02

Liver Internat:科学家开发出“一站”丙肝诊断和治疗策略

2021年8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丙肝是通过血液传播的一种肝脏炎症,其最常见就是通过接触血液传播,而患者发生感染通常并没有任何症状;同时,丙肝也是诱发肝脏损伤和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5800万人患有慢性丙肝感染。随着低成本的非专利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的出现,即使在中低收入环境中仍然能够实现消除丙肝(HCV)的目的。近日

2021-08-10

Nat Commun:开发出插拔比率生物荧光传感器,可快速准确地定量检测样品中的蛋白和抗体

2021年8月9日讯/生物谷BIOON/---检测SARS-CoV-2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和抗SARS-CoV-2抗体的家庭测试套件使用起来快速简单,但缺乏实验室测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和乌特勒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出一种新型传感器,它将目前基于实验室测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与目前家庭测试的速度和低成本相结合。这种新型传感器使用一

202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