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HIV衣壳与它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图片来自Juan Perilla。2017年7月22日/生物谷BIOON/---在一台超级计算机上花了两年时间模拟HIV衣壳生命的1.2微秒。HIV衣壳由6400万个原子组成,是一种将HIV病毒运送到人细胞的细胞核中的蛋白笼状物。这种模拟为这种病毒如何检测它的环境和完成它的感染周期提供新的认识。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7月19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Cell:科学家破解癌细胞新阴谋 驱动正常细胞模拟病毒行为来促进癌症扩散及耐药性产生
2017年7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解释了为何某些乳腺癌相比其它乳腺癌更具侵袭性,如今研究者阐明了癌细胞如何驱动正常细胞使其像病毒那样促进肿瘤生长、对疗法产生耐受性以及帮助肿瘤扩散。研究者能够在癌症患者的血液中检测到这种模拟病毒的行为,尤其是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研究人员认为本文研究工作或为后期开发新型
开发出模拟自然发育的生物工程人肝脏组织
图片来自Cincinnati Children's/Max Planck。2017年6月1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美国和日本的研究人员利用他们开发出的生物工程人肝脏组织发现了之前未知的控制肝脏器官发育过程的分子-细胞交谈网络,这极大地促进利用人多能性干细胞产生健康的可使用的人肝脏组织的努力。他们报道,在临床试验中测试他们的生物工程人肝脏组织之前,仍然需要对它们开展
人脑更爱虚拟信息
人们不应总是相信自己的眼睛。人类视觉也有盲点,人们通常不会注意到这些,因为人脑会补足细节空白。近日,新研究显示,人们更相信“虚拟景象”而非真实情况。未参与该研究的英国卡迪夫大学的Christoph Teufel表示,“知觉不会为我们呈现真实的世界。它会受到我们已经概念的‘污染’。”视觉盲点是由每只眼睛背后的无光敏细胞区域引发的。由于两只眼睛可以相互补充,因此人们通常不会注意到这些盲点。但如果一只眼
中国成立“类脑国家实验室”“借鉴人脑”攻关人工智能
我国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日前在合肥成立,将借鉴人脑机制攻关人工智能技术,推进类脑神经芯片、类脑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类脑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类脑智能可以揭示人脑信息处理的途径,有利于完备智能技术体系,推动我国智能产业发展。”类脑实验室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万立骏说。据了解,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存在脑认知和类脑信息处理能力较
Nature子刊:科学家首次开发出能够模拟完整尺寸人类肺组织的新型“人工肺”
2017年5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人工肺(肺类器官),这种微型的3-D结构能够模拟完整尺寸肺部结构的特性;因此研究人员就能够利用这种类器官在实验室开发出多种人类肺部疾病的模型,未来或有望帮助加速理解多种呼吸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图
研究模拟 HIV- 抗体相互作用,优化 HIV 治疗!
实验和数学分析揭示了 HIV- 1 和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新见解,可以抑制病毒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在 PLOS 病原体中提出的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用于 HIV- 1 的新的治疗方法和疫苗。在瑞士苏黎世大学亚历山德拉·特拉科拉(Alexandra Trkola)工作的 Oliver Brandenberg 和 Carsten Magnus 进行了新的分析,大量证据表明某些可以靶向针对有害入侵者的
新型计算机模拟技术成功预测癌细胞生长
得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大学(UTSA)机械工程教授冯育生的一项新研究描述了一种可以预测癌性肿瘤生长的算法,可以帮助医学专业人员判断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冯先生2002年开始研究癌症,预测利用激光技术的癌症
模拟胰腺,找到变异T细胞,准确治疗糖尿病
目前,医学工作者根据对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学、血清学等方面的许多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的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密切关系,尤其是胰岛素依赖型(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的关系就更加密切。糖尿病者,尤其是I型糖尿
要逆天马斯克想把人脑连电脑
美国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28日宣布,成立一家名为“神经连接”(Neuralink)的公司,这家科技企业致力于把人脑与电脑连起来,提升人脑能力,确保人类有能力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