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李兰娟团队:SARS-CoV-2出现可改变其致病性的突变,体外感染最大显示270倍差异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统计,截至北京时间22日早上6时38分,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已超256万,死亡病例达176926例。迄今为止的科学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已经发生变异,至于这种变异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4月20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领衔发布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未经同行评审)上的

2020-04-23

银屑病的年龄性别差异可能具有临床意义

根据最近在线发表在《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活质量 (QoL)的衡量标准存在性别和性别差异。

2020-04-11

研究发现长非编码RNA种属特异性加工决定其功能差异

4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关于长非编码RNA的最新研究成果“Distinct processing of lncRNAs contributes to non-conserved functions in stem cells”。该研究首次发现长非编码RNA

2020-04-11

H1N1流感与新冠肺炎——两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有何差异

2009年曾爆发了一种被称为猪流感的HINI流感病毒,十年之后,我们又遭遇了新冠病毒的感染疫情。

2020-03-29

Sci Rep:男性与女性肠癌的发生差异

近日,研究人员发现,结肠癌肿瘤细胞在男性与女性患者中的生长速率以及侵袭性发展程度不同。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

2020-03-20

我国科学家在Cell Host & Microbe期刊发文揭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基因组组成和差异

2020年2月11日讯/生物谷BIOON/---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它是最近于2019年12月初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开始的肺炎疫情暴发的罪魁祸首。这次疫情与一家大型的海鲜和动物市场有关,并且目前正在调查以确定这种病毒感染的来源。迄今为止,中国已经确诊了成千上万例人类感染并向全球传播了许

2020-02-11

天境生物差异化CD38抗体TJ202/MOR202完成中国大陆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给药!

2020年01月06日讯 /生物谷BIOON/ -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境生物”)近日宣布,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创新人源CD38抗体TJ202/MOR202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完成中国大陆地区多中心注册临床II期试验的首例患者给药。天境生物已于2019年在台湾启动了两项TJ202/MOR202在复发或难治性MM中的临床试验,并

2020-01-06

研究揭示固沙灌木环境适应性差异的水分生理机制

土地退化是当今世界主要的生态危机之一,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风险。科尔沁沙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沙地,其土地荒漠化风险严重威胁“京津冀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的环境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人工防风固沙灌木林的建立是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的主要措施之一,而选择适当固沙灌木树种是植被恢复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沙丘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不同的固沙灌木种

2019-12-22

研究揭示胚胎神经发生与成体神经发生差异性调控新机制

神经发生是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新生神经元的过程,对哺乳动物大脑的正确发育及功能连接建成至关重要。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室管膜区域的神经上皮细胞通过对称分裂扩增祖细胞库,当神经上皮增厚至假复层室壁时,神经上皮细胞转化为放射状胶质细胞,即胚胎神经干细胞(eNSCs),后者直接产生神经元,或经中间前体细胞间接产生神经元。与此同时,一部分的eNSCs开始缓慢增殖并存留

2019-12-15

水稻亚种镉积累差异的生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吴跃进团队在水稻籼粳亚种镉积累差异的生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工作为镉污染区选择合适水稻品种和田间管理措施,降低水稻生产镉暴露风险提供理论依据。相关成果在国际期刊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发表。水稻是占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的重要的主食,也是重金属镉的主要暴露源,长期接触高浓度镉可能导致多种疾

201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