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上海交大唐鸿志团队开发人工合成智能细菌,可时序控制污染物检测、降解并随后自杀

经过模块的逐步整合及针对退化的功能进行优化后,这个整合菌株(Pfic-TAT(2)-P100-RBS35)可以在6小时内响应10–1000 μM的水杨酸;

2023-10-05

Cancer Cell:利用人工智能对脑转移瘤分类,揭示其对神经环路的影响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卡哈尔研究所神经回路实验室主任 Liset Menéndez de la Prida 表示,通过机器学习,能够整合所有的数据来创建一个模型,通过观察大脑的电活动,

2023-09-04

Science:人工智能正在提升人类对抗传染病的水平

人工智能(AI)是科学家们对抗传染病的工具箱中的新成员。在短短几年时间里,AI加速了医学科学和公共卫生领域一些最紧迫问题的进展。

2023-08-03

Cancer Cell:人工智能预测结直肠癌,精准肿瘤学的一大步

论文第一作者 Sophia J. Wagner 强调,当最终在临床常规中使用该算法模型,对活检组织的进一步支持,增加了该算法对患者的益处。

2023-09-07

构建仿生膜化人工细胞方面获进展

液-液相分离形成的凝聚液滴因类细胞质的内部环境、选择性富集分子的性质和动态的组装能力,被广泛用作人工细胞(器)进行研究。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中广泛存在的无膜细胞器是液-液相分离形成的凝聚液滴。它的形成

2023-07-06

Brain-X:浙大祝向东团队综述人工智能模型Transformer在脑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恶性脑肿瘤显著增加了全球人类致残率和死亡率,早期发现和诊断是改善脑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目前,Transformer作为一种可应用于脑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深度学习模型,正在吸引广大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2023-08-28

人工智能预测患者的癌症起源和治疗反应,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

总而言之,癌症具有广泛的异质性,因此个性化治疗是癌症治疗的正确发展方向。该研究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OncoNPC,极大地方便了个性化治疗的实施,可以准确预测癌症的起源,辅助医生为原发灶不明癌(CUP

2023-08-14

武汉大学郭明雄/孙桂鸿团队开发人工载药囊泡纳米平台,突破血脑屏障,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研究团队利用脂质体挤出器获得了一种ANG肽修饰的工程化囊泡——ANG-TRP-PK1@EAVs,ANG肽为脑胶质瘤细胞膜上高表达LRP1蛋白的配体。

2023-08-21

《自然·神经科学》:科学家发现增强小胶质细胞功能、保护突触、改善认知的新方法

这项研究阐明了miR-155介导的MGnD调节机制,以及IFN-γ响应性前MGnD对AD小鼠神经退行性病理和保持认知功能的有益作用,突出了miR-155和IFN-γ作为AD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2023-06-13

斯坦福科学家发现,长期抑制γ分泌酶会通过降低神经元胆固醇水平损害突触功能

这项研究确认了γ分泌酶在神经元中的特异性作用,并在PSEN1与胆固醇代谢以及ApoE之间建立了机制关联。遗憾的是,研究并未寻找到γ分泌酶作用的具体底物,也并未提供与AD发病机制相关的直接证据。

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