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澳机构研发人工智能平台有助寻找致病基因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机构科研人员通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平台处理了1万亿个基因组“数据点”,以人工智能技术达到这样的处理规模在世界上尚属首次,相关技术有助于查明人类基因组中那些特殊致病基因的位置。据介绍,这个名为“变体火花(VariantSpark)”的平台由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数字健康研究团队开发,是一款基于深度学习

2020-09-05

面向智能仿生感知系统的柔性人工突触研究取得进展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人机交互、仿生感知系统及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同时也对复杂数据的处理和人机交互界面提出新要求。不同于目前基于软件系统和冯·诺依曼构架计算体系实现的神经网络,人脑运算方式具有高效率和低功耗的特点。因此,通过人工突触器件的制备,在硬件层面上模拟人脑的神经拟态器件,对构建新的计算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人工突触器件能够将传感器信号转变成类神

2020-09-21

香港科大设计出世界首个3D人工眼球,比人眼看得更远更清楚

好消息是,由香港科技大学(HKUST)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开发出了世界上首款3D人工眼,这款‘电化学仿生眼’,首次复制了人眼的曲面结构,为视觉类人机器人和视力障碍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令人好奇的是,人造眼球真的能让盲人像正常人一样看清世界吗?它又是怎样工作的呢?这一切,还要从眼球的结构说起。不是所有的人工眼,都能让人看清世界要了解人工眼,先要了解真正眼球的结构。

2020-10-16

人工智能如何加速多种人类疾病的研究?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读人工智能如何加速多种人类疾病的研究,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1】Nat Med:开发出新型AI诊断工具 不需要进行检测就能预测COVID-19的感染风险doi:10.1038/s41591-020-0916-2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

2020-08-25

Sci Rep:科学家成功利用人工RNA编辑技术修复基因组遗传代码 有望治疗多种遗传性疾病

2020年10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目前并没有确定的疗法来治疗由点突变引起的多种遗传性疾病,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先进科学技术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利用人工的RNA编辑研究了一种治疗手段在治疗遗传性疾病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尽管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基因修复技术备受关注,但诸如C

2020-10-24

2020北京健康大会: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健康,加速中国分级诊疗落地

8月21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的“2020北京健康大会·医生云论坛”在上海盛大举行。本次会议以“新冠疫情重塑全球健康面貌”为主题,邀请了钟南山院士、樊代明院士、张伯礼院士、陈君石院士、曾溢滔院士等二十余位院士,以及百余位行业权威人士与嘉宾领导,围绕后疫情时代的医学发展和健康管理策略展开讨论。本次论坛由多家媒体和直播平台面向全国同步直播大会盛况,超过百万临床医生和公众在线观看。

2020-08-31

bioRxiv:人工肺帮助揭示COVID19患者血液阻塞的原因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EPFL的科学家正在使用技术更好地了解冠状病毒如何导致某些患者的血凝块。他们开发了一种简化的肺部模型,可以让他们首次观察到病毒如何攻击位于血管内的细胞。

2020-10-08

PNAS:人工智能帮助预测耐药性超级细菌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杜克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师已经表明,可以通过对细菌的生长动态进行机器学习分析来区分不同菌株,然后可以准确地预测其他特征,例如对抗生素的抵抗力。该技术具有比当前标准技术更快,更简单,更便宜,更准确的识别疾病和预测菌株行为的优点。

2020-08-06

人工智能可准确预测前列腺癌

UPMC和匹兹堡大学研究人员今天在《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迄今为止,使用人工智能(AI)程序识别和表征前列腺癌的准确性最高。

2020-07-29

FDA批准首个用于年幼儿科患者的自动“人工胰脏”

 FDA于近日批准美敦力公司(Medtronic)的MiniMed 770G系统。这是首款获批用于2至6岁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混合型闭环糖尿病管理器械,可自动监测血糖,并根据连续血糖监测的数值,自动调整胰岛素给药量。1型糖尿病患者及照护者,必须全天持续监测血糖水平,并采用注射器、胰岛素笔/泵注射胰岛素,维持足够的血糖水平,避免发生高血糖或低血糖。M

20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