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十四五”,启航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新征程
1月20日下午,本市举行生物医药产业年度大事回顾暨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签约活动。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刘平就《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作重点介绍;会上宣布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周将于9月26日-30日在上海举办,摩根大通、复星医药、上海医药、张江集团、药物信息学会和易方达等6家单位签约成为产业周首批“战略合作伙伴”。
Advanced Science:揭示环状RNA促进相分离调控肿瘤发展分子机制
环状RNA(circRNA)是由pre-mRNA通过反向剪接形成的闭合环状RNA分子。在生物体内,环状RNA可发挥miRNA海绵、结合蛋白以及翻译成短肽等分子功能调控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与线性mRNA相比,环状RNA独特的环状结构使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在细胞内可以更稳定的存在。因此,环状RNA更适合作为肿瘤的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然而
荣灿生物:发展独立自主知识产权载体技术,开创生物医药新时代
自2020年初全球新型冠肺炎爆发以来, mRNA(信使核糖核酸)新冠疫苗引起全世界的关注。mRNA疫苗打破了传统的灭活、减毒疫苗的免疫激活模式,创新性地利用人体本身细胞生产抗原,以此激活特异免疫响应。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研究揭示“胶原GFOGER-整合素αβ结构域结合及RhoA/ROCK1信号传导”促新生血管发生发展
“视网膜前新生血管”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一大类临床常见疾病的共同病理特征,致盲率高。与其他视网膜脉络膜内新生血管的不同在于其生长于视网膜玻璃体的交界面,玻璃体胶原基质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微环境,探索此胶原促新生血管的内在机制是发掘其特定靶向治疗的重要研究基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马进教授团队在前期对“玻璃体胶原促新生血管及Opticin调控靶点”研究基础上
Hepatology: 1-磷酸鞘氨醇促进充血性肝病小鼠肿瘤发展和肝纤维化
反映右心衰竭(RHF)、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或方坦相关肝病(FALD)的慢性肝充血与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HCC)有关。然而,慢性肝充血时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研究人员发展出利用生物质合成共聚酯单体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十五室)研究员张涛与研究员王爱琴/李宁团队,联合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研究员(DNL0603)王峰团队,发展出一种利用乙醛和丙烯酸酯的生物质合成共聚酯单体新方法。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性质可调的共聚酯需求越来越高。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
欧盟扩大吉利德Veklury(瑞德西韦)适应症:治疗不需要补氧、有高风险发展为严重COVID-19的成人患者!
Veklury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在3期研究中,与安慰剂相比,将COVID-19相关住院或全因死亡的风险显著降低了87%。
商汤科技携手澳门镜湖医院,共推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医疗发展
在近日于澳门举办的全球首届“BEYOND Expo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上,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科技SenseTime与澳门镜湖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商汤SenseCare®智慧诊疗平台,围绕智慧诊疗、智慧医院建设、医疗创新前瞻研究等方面展开合作,实现临床诊疗的智慧化升级,为市民带来更优质的就诊体验,并助力打造澳门地区的高水平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