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亮: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乙肝肝衰竭临床效果积极
肝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是医学研究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我国是一个乙型肝炎大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高达10%,每年因肝炎相关性肝硬化引发终末期肝病新增病例数超过500万。肝硬化、慢性重症肝炎等终末期肝病是一个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韩忠朝: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转化之路
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Perinat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P-MSC),又称出生相关组织源间充质干细胞,指的是胎盘、脐带、脐带血等围产期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的韩忠朝等教授的“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规模制备与保存技术及应用”科研项目对人P-MSC的鉴别、分离、培养、产品制备与保存及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介入移植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近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零八医院神经介入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应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介入移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指出,BMSCs移植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症状,提高脑梗
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采用Medidata技术,提升代谢性疾病创新临床研究的效率和速度
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临床研究领域云解决方案供应商Medidata(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DSO)今日宣布,安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Wi Biotechnology,Inc.)决定采用该公司领先业界的技术平台。作为台湾一家领先的生物制
:临床测序技术确定不同癌症的靶标
2013年6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期发表在Cancer Discovery上的文章称部分癌症是由于FGFR基因的异常导致,具体的讲是由于FGFR发生融和。而动物模型实验结果发现采用FGFR抑制剂药物治疗因FGFR融和而诱发癌症的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 FGFR编码一种结合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的受体,该受体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
快速检测(POCT)技术临床应用与存在问题
作者 李智 来源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检验科 一、POCT的定义和特点 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床边检测”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相反,在诊断测试建立的初期,POCT就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而形成了。由于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芯片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的渗入,在最近二、三十年中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呈现出自动化和简单化的趋势。
AB SCIEX质谱高科技闪耀亮相BCEIA 2013
2013年1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 2013年10月23日,金秋北京,AB SCIEX携质谱产品TripleTOF™ 4600、TripleTOF™ 4500及最新各行业技术解决方案亮相“2013 BCEIA”展会。大会报告中,AB SCIEX公司液质技术专家们为大家带来最新的肉类物种掺假检测方案及中医药应用研究解决方案。 图为A
Nat Methods:开发出可以进行癌症个体化临床试验的新技术
2012年8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研究者开发的一款可以观察细胞行为的工具为我们研究癌细胞如何对疗法产生反应提供了帮助和思路,而且可以帮助我们细化个体化癌症疗法。来自范德比尔特英格拉姆癌症中心的研究者揭示了埃罗替尼(erlotinib)可以以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突变为靶点来抑制癌症。这种药物可以促使癌细胞不进行分裂或者使其分裂的比率降下来。
沃特世在北京隆重发布ACQUITY QDa质谱检测器
北京 2013年10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 2013年10月21日,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隆重发布新型Waters® ACQUITY®QDaTM质谱检测器--首款能为色谱分离提供高质量质谱数据的质谱检测器。沃特世现已开始向全球发售这一新型质谱检测器。
2013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应用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2013年11月13日~14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3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应用论坛"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成功召开。延续前四届干细胞技术与应用论坛的宗旨,生物谷此次会议邀请了裴雪涛,王春仁,曾春雨,谷涌泉,郭亚军,徐国彤,陈成伟等专家,与参会人员一起分享干细胞治疗及相关法规指导等前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