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瑞妥获美国FDA批准用于预防房颤者发生脑中风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日前发布公告称,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口服药物拜瑞妥已被批准用于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风险。 “房颤引发的血栓可以运行到大脑,进而阻止血液流动并导致可以致残的卒中发生。”FDA药物评估和研究中心官员诺曼·斯托克布里奇说,“拜瑞妥的获批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BMJ: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房颤和卒中风险高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在线刊登了丹麦的一项全国队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一般人群相比,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房颤风险增高40%,卒中风险增高30% 。
Nat Gene:研究发现中风相关的遗传变异
3月8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Genetics在线刊登了德国、英国等国家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a variant in HDAC9 associated with large vessel ischemic stroke”,在这篇研究报告中,研究者揭示了中风的易感性与若干遗传变异有关。
Stroke:预防中风需合理食用含蛋白质食物
近来,发表在Strok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证实:我们食用含蛋白质的不同食物种类与中风的发病风险有关。 在排除了癌症、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因素的干预下,研究人员随访了84,010位年龄在30至55岁之间的女性以及43,150位年龄在40至75岁之间的男性。
Stroke:非传统血脂指标亦是引发中风的关键因素
以往认为低密度脂蛋白(LDL)是增加心脏病发病风险的一大关键因素,而最近发表在Stroke杂志的一研究证实:一些我们平时不太关注的血脂指标也与中风的发病密切相关,并且这些指标致病危险程度有可能都超过了LDL。 研究人员共设正常对照组和病例组两组,共有774名美国中老年妇女被安排在病例组,这些女性在近八年时间内均罹患过中风疾病。
Stroke:久患糖尿病者中风风险增高
糖尿病是一种血液中的葡萄糖容易堆积过多的疾病。国外给它的别名叫“沉默的杀手”(Silent Killer),特别是“成人型糖尿病”,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染患率特别高,在日本,四十岁以上的人口中占10%,即十人当中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一旦患上糖尿病,将减少寿命十年之多,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遍及全身。 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一项最新分析数据表明:在美国260多万名糖尿病患者中,有超过一半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下。
Stroke:糖尿病患病时间与中风风险正相关
3月1日出版的美国《中风》杂志网络版上报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患病时间越长,在随后岁月里患中风的风险越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对3298名平均年龄在69岁且从未患过中风的人进行了跟踪研究。在研究开始时,约22%的研究对象患有Ⅱ型糖尿病。经过平均9年的跟踪期后,又有10%的人患糖尿病。
Brain:干细胞治疗中风领域的重要进步
2013年10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脑中风是由于血管产生淤积,阻塞了血流通过,使得大脑缺氧而产生的疾病。最近瑞典隆德大学科学家在采用干细胞治疗中风领域中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报道发表在近期的Brain杂志上。 科学家将诱导多能干细胞在体外发育成成熟神经元,并移植到大鼠因中风而损伤的大脑皮层内。该移植的神经元能够和脑内其他重要结构都产生联系。并且移植手术显著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
JBC:NPP1酶突变防止血管栓塞和中风
JAMA:心房颤动老年病人中女性的中风风险高于男性
5月9日,国际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披露,在一项检查老年患者被诊断患有心房颤动之后使用抗凝药华法林及中风风险的研究中,女性,特别是那些75岁以上者,其罹患中风的风险要高于男性,而这与其风险概况及华法林的使用无关,从而提示目前的用抗凝疗法来防止中风的做法对老年女性而言可能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