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非传统血脂指标亦是引发中风的关键因素
以往认为低密度脂蛋白(LDL)是增加心脏病发病风险的一大关键因素,而最近发表在Stroke杂志的一研究证实:一些我们平时不太关注的血脂指标也与中风的发病密切相关,并且这些指标致病危险程度有可能都超过了LDL。 研究人员共设正常对照组和病例组两组,共有774名美国中老年妇女被安排在病例组,这些女性在近八年时间内均罹患过中风疾病。
JAMA:心房颤动老年病人中女性的中风风险高于男性
5月9日,国际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披露,在一项检查老年患者被诊断患有心房颤动之后使用抗凝药华法林及中风风险的研究中,女性,特别是那些75岁以上者,其罹患中风的风险要高于男性,而这与其风险概况及华法林的使用无关,从而提示目前的用抗凝疗法来防止中风的做法对老年女性而言可能是不够的。
治疗脑中风的新产品Penunmbra血栓抽吸系统上市
2012年5月6日,上海胜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一场新产品上市活动,该产品是由上海胜迈代理美国Penumbra公司的一个治疗脑中风的新产品--Penunmbra血栓抽吸系统,这是国内首个专门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机械性开通的新产品,结束了以往脑卒中治疗以药物溶栓、动脉溶栓为主的历史,采用负压抽吸的机械力,通过血栓分离、血栓抽吸两个步骤,把血管再通率从20%提高到了90%,具有划时代意义。
白领午休趴睡谨防中风
白领一族中午趴睡时别趴得太久,同一个姿势时间也不要过长,有高血压病史的民众是高危人群,必须要多加留意,避免午休不当带来更大损害,甚至会导致中风。炎炎夏日,白天渐长,饭后午休成了上班族一种习惯,许多上班族都是趴在桌上进行午休,但这习惯可能导致中风。上班族要注意午休方式,谨防中风找上身。
Neurology:研究称中国人比白人的患中风的风险更高
2013年7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发表在7月16日Neurology杂志上的文章称中国人比高加索人更易患中风。Neurology是美国神经病学学会的杂志。 该文章的作者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Chung-Fen Tsai博士称,中风是全世界第二大常见疾病,在中国该病是致死率最高的。中风是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中等水平国家的最重要的因素。
【通讯 2013.07.14】**试吃转基因大米 诺华代文预防中风疗效或被夸大
论文篡改数据 诺华代文预防中风疗效或被夸大
京都府立医科大学校长(中)、副校长(左)和医院院长向公众鞠躬道歉 7月11日下午,京都府立医科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该校校长在发布会上对该校教授松原弘明(2月退职)在诺华旗下抗高血压药“代文”的研究造假一事进行公开道歉。 松原弘明曾参与大型制药公司诺华(Novartis)的抗高血压药代文(Diovan)的临床研究,并于2009年发表了相关论文。
JAMA:降低房颤女性卒中风险仍需新策略
5月9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的一项以人口为基础的大规模队列研究表明,无论女性房颤患者是否服用华法林或风险特征如何,其卒中风险均高于男性。 既往多项有关房颤患者的研究表明,女性卒中风险比男性高40%~70%。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但有人推测可能与女性较少接受华法林预防治疗有关。
Stroke: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可降低中风风险
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Alicja Wolk博士及其同事通过纵向研究发现,食用抗氧化剂含量较高饮食的女性患者,其发生中风的风险较低。其研究结果于12月1日被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中风》上。 该研究选取了36715名女性(其中31035名无心血管病史)作为研究对象,在1997年至2009年间通过问卷调查对其进行随访,并查看瑞典医院的出院记录来发现其中患中风的患者。
Stroke:久患糖尿病者中风风险增高
糖尿病是一种血液中的葡萄糖容易堆积过多的疾病。国外给它的别名叫“沉默的杀手”(Silent Killer),特别是“成人型糖尿病”,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染患率特别高,在日本,四十岁以上的人口中占10%,即十人当中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一旦患上糖尿病,将减少寿命十年之多,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遍及全身。 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一项最新分析数据表明:在美国260多万名糖尿病患者中,有超过一半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