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Pathog:首次揭示宿主免疫系统有效应对真菌和病毒共感染的分子机制
2020年3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伯明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当真菌感染患者同时被病毒感染时,其机体对真菌感染的免疫反应就会发生改变,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调查了两种病原体感染时患者机体会发生什么改变,相关研究或能帮助揭示机体免疫系统如何有效应对共感染的发生
Nature:一种特殊的“诱饵”外泌体机制或能保护宿主抵御细菌感染
2020年3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纽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人类和动物细胞中发现了一种诱饵机制(decoy mechanism),其或能保护细胞免于诸如细菌等外来入侵物所释放的危险毒素;研究者表示,细胞经常会暴露于细菌所释放的微小、蛋白包被的特殊物质中,即外泌体(exosomes
揭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进入宿主细胞机制
2020年3月4日讯/生物谷BIOON/---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的几个成员在人群中不断传播并通常引起轻度呼吸道疾病。相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MERS-CoV)是从动物传播给人类的,分别在患病者中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SARS和MERS。SARS于2002年在中国
西湖大学周强课题组深度解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宿主的奥秘
2020年2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关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研究成果可谓是层出不穷,这不,来自西湖大学周强课题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预印版平台bioRxiv连发两篇文章清楚解析了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侵袭人体宿主细胞的,相关研究结果或为后期研究人员改进并开发新型治疗药物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线索和信息。首先,在第一篇题为“Struct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突破性药物!口服ROCK2抑制剂KD025治疗2个月总缓解率(ORR)>60%!
2020年02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2020年ASBMT/CIBMTR移植与细胞冶疗年会(TCT 2020)于2020年2月19-23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该会议由美国血液与骨髓移植协会(ASBMT)和国际血液和骨髓移植研究中心(CIBMTR)联合举办,会上介绍了血液和骨髓移植以及细胞治疗各个领域的基础科学、转化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最新进
JEM:揭秘特殊可溶性蛋白如何帮助肿瘤躲避宿主免疫系统从而不断进展?
2020年2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大多数癌症的最终目标就是不断生长并接管宿主机体,长期以来,免疫系统一直是癌症研究人员最关注的的焦点,因为其在保护机体抵御外来入侵物方面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筑波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能
深度解析为何新型冠状病毒更易于在人间传播扩散 病毒S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ACE2的亲和力竟是SARS的10-20倍!
2020年2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在中国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如今已经被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种病毒会引起发烧、严重呼吸道疾病和肺炎症状;冠状病毒的S糖蛋白(spike glycoprotein)是开发新型疫苗、治疗性抗体和诊断技术的关键靶点。近日,预印版平台bioRxiv上发表的一篇题为“Cryo
Nature:鉴别出结核分枝杆菌抑制宿主机体免疫力的新型分子机制
2020年1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Host-mediated ubiquitination of a mycobacterial protein suppresses immunit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同济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宿主介导的分支杆菌蛋白泛素化或能抑制机体免疫力
科学家揭示了肠内伤害感受器介导宿主防御机制
近日,美国哈佛医学院等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Gut-Innervating Nociceptor Neurons Regulate Peyer’s Patch Microfold Cells and SFB Levels to Mediate Salmonella Host Defense”的文章,揭示了肠内伤害感受器神经元通
Science:宿主细胞利用芳烃受体侦查细菌群体感应信号
2019年12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细菌感染不会自动导致疾病;许多细菌只有在大量出现时才变得危险。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宿主细胞具有一种受体,它不能识别细菌本身,但可以侦察细菌之间的通讯。当有大量细菌存在时,宿主就会使用这种受体来记录它们分泌的称为毒力因子的致病性物质。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