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邢婉丽:分子诊断的官产研用实践

邢婉丽:清华大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全国生物芯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2015-06-01 课时:49分钟

RiboZero和方向RNA库-陈巍基因(15)

本节课程主要内容:
1.RiboZero与Poly(T)方法对比的技术优势
2.RiboZero的技术原理
3.建定向的RNA库的方法:
1)掺入U碱基的方法来标识cDNA的第二条链
2)ScriptSeq方法

2015-06-01 课时:11分钟

黄民:药物基因组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

传统的“千人一面”药物治疗模式下药物的有效仅为25%-80%,临床上虽进行常规的治疗药物监测(TDM),但由于存在滞后性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探索出造成药动及药效个体差异的原因从而实现个体化用药才是最有效的解决途径。

多年的研究发现20%~95%的药物反应和处置的个体差异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因此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药物靶点的遗传多态性是个体化用药的研究热点。随着药物基因组以及DNA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遗传因素指导临床用药的药物越来越多,截至目前,美国FDA已经为超过130个药物的标签中增加了药物基因组生物标志物信息,但种族间遗传因素的巨大差异不容忽视。

本实验室近十余年来与临床紧密合作,开展有关中国人群个体化用药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演讲者将着重介绍他克莫司、环孢素A、华法林、环磷酰胺等个体化用药的最新研究结果。

2015-06-02 课时:41分钟

谭先杰:土家放牛娃的医

谭先杰: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医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他曾是三峡库区的土家族放牛娃,12岁那年母亲因妇科肿瘤离开了他。丧母之痛让放牛少年立志医,历经艰辛,最终师从著名妇产科家郎景和院士。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的妇科肿瘤医生。

源于对母亲的怀念和对西方健康教育的感悟,工作之余他热心普及女性健康知识,业已成为该领域的科普达人,还撰写了畅销章回体医科普《子宫情事》。

从放牛娃到知名专家,谭先杰有一个梦想:希望人世间宛若鲜花的万千女性,不要因缺乏医常识而过早凋零。
本视频由Health Talk授权播出。

2015-06-03 课时:25分钟

徐沪济:利用大样本进行中国汉族人风湿病的免疫遗传致病机理研究

徐沪济,第二军医大附属长征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现任风湿免疫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徐教授长期工作在临床和科研第一线,对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医研究方向主要是临床免疫

徐沪济教授以“利用中国大样本对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进行研究”为主题,介绍了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对身高的影响,以及调节性淋巴细胞对淋巴因子分泌的影响。尤其是对风湿病致病机理的探索、靶向治疗的探索以及新型CD4调节性T细胞在AS中的作用分析。

2015-06-05 课时:42分钟

BRCA基因检测--陈巍基因(16)

BRCA基因是什么?自从美国著名女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宣布,在体检中她发现自己有BRCA1基因突变,所以她选择做乳腺切除手术,然后又做了卵巢切除手术,自此,BRCA1和BRCA2这两个基因就一夜之间名声大噪。

本节课程将为您介绍BRCA1和BRCA2基因的检测。

2015-06-23 课时:7分钟

文:NK细胞治疗-现状与展望

文,2004年与照沼裕博士在东京创建了日本生物治疗研究所,任日本生物治疗研究所副所长。是世界上无需滋养细胞激活NK细胞大量扩增培养技术的开发者,发明人。已获日本专利1项,并申报国际专利3项。

自然杀伤(Nature Killer, NK)细胞,作为重要免疫效应细胞,不需要预先致敏即可直接杀伤病毒感染或异变的靶细胞,在控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国际上率先开发了无需滋养细胞激活NK细胞体外扩增活性技术。

我们培养的NK细胞纯度高,活性强。在日本,NK细胞不仅广泛用于癌症病人治疗,还应用于亚健康人群,预防癌症发生。临床应用10年来,每年都有数千人次的病人接受我们的NK细胞传输治疗,以日本国内为主,也有来自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国的病人。

事实证明,我们的NK细胞传输治疗技术是安全的,有效的。在本次研讨会上,我将从NK细胞的基础入手,着重在以下方面对NK细胞传输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随着国际上首部再生(细胞)医疗法律今年在日本正式实施,结合国内外的动态,还将对包括NK细胞在内的细胞医疗的发展进行展望。

1.NK细胞与癌症;2.NK细胞培养的技术要点;3.培养NK细胞的特征;4.培养NK细胞杀伤癌细胞活性;5.培养NK细胞杀伤癌干细胞的可能性;6.培养NK细胞与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的协同效果;7.NK细胞与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的区别;8.NK细胞治疗对体内的免疫影响;9.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价指标;10.治疗效果等。

2015-06-25 课时:42分钟

数字PCR-陈巍基因(17)

数字微滴PCR(ddPCR)是一种新形的绝对定量PCR,其特点是灵敏度高、定量精确、检测的线性范围宽、特异性好、费用适中,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分子定量检测手段。
本视频以Bio-Rad公司的数字微滴PCR为例,介绍了此项技术。

2015-07-13 课时:11分钟

抽血测EGFR突变--陈巍基因(18)

现在针对因为EGFR突变引起的肺癌,有好几种靶向药物,例如:易瑞沙等。在这些药物的用药过程中,监控用药的效果,并及时发现耐药突变,是十分必要的。

药明康德公司开发的,基于数字PCR方法检测EGFR突变的方法,灵敏、准确、经济、无创,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检测方案。

本视频介绍了这种检测方法,和它的优点。

2015-07-20 课时:7分钟

周大鹏:糖基化大分子作为免疫识别的靶点研究和应用转化医

糖复合物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产生的生物大分子,是生物能量储备和释放的主要介质,是生命中信息交换和进化过程中各种生物互相对话,互相影响的通讯编码, 更是肿瘤和感染类疾病中介导致病细菌,病毒,和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攻击的主要生物大分子。

随着系统糖生物的研究进展,糖基化大分子在免疫系统的奥秘和功能逐步被破解。最典型的科发现是,治疗用抗体IgG分子的Fc段N-糖链,影响Fc和Fc受体(FcRIIIa)的作用,从而影响抗体的ADCC效应。Fc段糖链还通过影响 Fc和补体分IgG子C1q的作用,影响抗体的CDC效应。MS to the n 离子阱质谱技术的发明,推动了Fc段N-糖链的精确结构分析。糖链的生物酶合成的研究,为改造抗体IgG分子的Fc段N-糖链提供了技术路线。

Zhou lab 研究该领域两个关键科问题: 1) 糖复合物分子结构的组研究,2) 识别糖复合物结构的受体蛋白的基因组研究,结构生物研究,以及信号传导的机制。预期目标是,发现有效激活免疫系统的糖复合物的空间结构,疾病模型中的最佳免疫攻击靶点,以及受体识别的规律。

2015-07-22 课时:1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