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利用大脑器官揭示不同的自闭症风险基因对大脑发育产生相同的影响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和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三个不同的自闭症风险基因实际上影响着神经形成的相似方面以及发育中的人类大脑中相同类型的神经元。通过在称为“大脑类器官(brain organoid)”的人类大脑微型三维模型中测试这些基因突变,他们发现在这三个风险基因中,每个都存在类似的整体缺陷,尽管每个风险基因都通过独特的潜在分子机制发挥作用。

2022-02-03

Advanced Science:利用器官芯片实现人体肝脏-胰岛互作仿生模拟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微流控芯片研究组研究员秦建华团队利用类器官芯片,建立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来源的肝-胰岛类器官互作体系,在体外模拟人体肝脏-胰岛轴及其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糖刺激响应,为糖尿病等复杂代谢性疾病研究和新药发现等提供了新策略和新技术。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威胁人类健康。人体内糖稳态调控受多种组织影

2022-01-26

心源性缺血性卒中(NCIS)二级预防!美国FDA授予拜耳口服FXIa抑制剂asundexian快速通道资格!

通过特异性靶向参与病理性血栓形成的蛋白质,但保持参与生理性血管愈合的通路完整,FXIa抑制剂可以在不相应增加出血风险的情况下预防卒中和心肌梗塞(MI)等事件。

2022-02-14

基石药业普拉替尼新药上市申请在中国台湾获受理 用于治疗RET融合阳性小细胞肺癌和RET突变甲状腺癌

2月17日,港股创新药企基石药业(02616.HK)宣布,选择性RET抑制剂普拉替尼用于治疗转染重排(RET)基因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RET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MTC)以及放射性碘难治(如放射性碘适用)的RET融合阳性的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癌(TC)的新药上市申请已在中国台湾获受理。

2022-02-17

Science:组织的几何形状或会引导器官的形成

2022年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干细胞衍生的类器官是体外组织和器官的模拟物,其能作为研究人类器官发育和疾病发生的重要模型,同时也能作为药物发现和诊断的平台,对于设计新型细胞和基因疗法也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类器官发育背后的干细胞自组装过程是如何被控制的,从而就会导致现有的类器官培养物普遍缺乏可重复性,比如小鼠肠道类器官(其或

2022-01-14

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新药!美国FDA授予多靶向内源性代谢调节剂(EMM)AXA1125快速通道资格!

AXA1125是一种新型多靶向口服EMM候选药物,旨在解决肝脏健康相关的代谢、炎症和纤维化现象

2022-02-15

Molecular Cancer: 单细胞RNA-seq分析发现一种编码RNA介导肝癌对索拉尼治疗的耐药性

索拉非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是fda批准的一线药物,用于治疗不能切除的肝细胞癌(Hcc)。不幸的是,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微乎其微,总体生存期仅提高了3个月。在初步应答后,大多数肝癌患者出现抗药性和疾病进展。

2022-01-22

CANCER DISCOV:小细胞肺癌患者对Durvalumab的耐药性与功能性STK11突变相关

近来Nabendu Pore教授及其团队选择具有可评估STK11基因组状态的患者,进行了深入的转化评估以阐明与STK11突变相关的生物学现象,旨在确定由STK11缺失介导的免疫治疗耐药性的策略,并提高对检查点抑制剂的敏感性。

2022-02-06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产品获批白内障人工智能检测医疗器械二

近日,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联合鹰瞳科技(Airdoc)共同研发的白内障检测独立医疗器械软件获批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沪械注准20222210002)。这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常见致盲、致畸、致死疾病的人工智能筛查诊断系统研发和临床试验(2018YFC0116500)》项目团队研发的又一款眼病智能筛查检

2022-02-02

搁浅鲸的听觉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大规模尤其是群发性鲸类搁浅事件在中国极为罕见,6月至10月,我国福建和浙江沿海接连发生了共计7次的群发性鲸类搁浅事件。搁浅事件共涉及4个鲸类物种(包括瓜头鲸、糙齿海豚、瓶鼻海豚和布氏鲸)的47头动物。造成此次鲸类搁浅的原因众说纷纭。齿鲸类主要依靠回声定位系统来导航和探测。当鲸类的回声定位系统(包括发声和听觉)发生紊乱或受到损伤时,鲸类

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