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豆科植物根瘤发育研究获进展

 氮素是蛋白质与核酸等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元素,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物质合成与代谢等生物学过程。空气中氮元素丰富,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当前,农业生产主要通过大量施用氮肥来提高作物产量,人工合成氮肥耗费大量能源,并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1888年,德国科学家发现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可以将氮气转化成植物需要的氮素营养。在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中,豆科植物为

2020-12-10

研究揭示植物miRNA产生的核心工作机制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物学研究中心戚益军课题组在《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SERRATE通过相分离驱动拟南芥切割小体形成并促进miRNA加工”(Phase separation of SERRATE drives dicing body assembly and promotes

2020-12-11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突破性药物!ROCK2抑制剂belumosudil美国进入审查:总缓解率>70%

belumosudil有潜力成为cGVHD治疗模式的基石,为患者带来有意义和持续的益处。

2020-12-04

AJT:个体化疗法缓解肺脏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近日,两项新论文研究了移植后肺部瘢痕形成和器官慢性排斥的过程,以及阻止移植物或移植器官及其组织衰竭的潜在疗法。

2020-12-18

美国FDA批准转基因猪,推进医疗用途的异种移植

近日,美国FDA宣布,批准了United Therapeutics公司旗下Revivicor公司的一种有意改变基因组(intentional genomic alteration,IGA)的家猪——GalSafe猪上市。这种家猪改变旨在消除猪细胞表面表达的α-半乳糖。新闻稿指出,这是 FDA批准的首个可以同时用于人类食物消费和作为潜在疗法来源的IGA动物。据

2020-12-16

JEM:揭示衰老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功能,即便将衰老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年轻的骨髓微环境也不能真正地返老还童

2020年12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通过将小鼠年老的造血干细胞(年老HSC)转移到年轻小鼠的骨髓微环境(bone marrow niche,也译为骨髓壁龛)中,可以证实年老HSC的基因表达模式恢复到年轻造血干细胞的模式。另一方面,年老HSC的功能在年轻的骨髓微环境中没有恢复。年老HSC的表观基因组(DNA甲基化)即使在年轻的骨髓微环境中也没有

2020-12-29

《科学》上发表长文首次揭示植物TNL类抗病蛋白激活的分子机制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柴继杰课题组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的Jane Parker课题组、Paul Schulze-Lefert课题组合作,近日发文首次报道了植物TNL类抗病蛋白RPP1直接识别并结合效应蛋白ATR1、形成抗病小体并作为全酶催化NAD+水解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促进了TNL下游免疫通路信号传递机制的研究,为

2020-12-11

科研人员撰写植物虫媒病原抗性机制综述文章

多数病原微生物通过媒介昆虫(简称“虫媒”)通过刺吸和吸血等取食过程从感染宿主传播给健康宿主,引起虫媒疾病。多数虫媒病毒病至今缺乏像临床药物和疫苗等在内的有效控制手段,在人及动植物领域,对于新发突发虫媒病毒病均只能在暴发后采取被动控制措施。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虫媒病害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近现代植物病毒学家周家炽是我国第一个病毒研究室创始人,他早

2020-12-06

研究发现新型內源分泌肽激发植物的PTI免疫反应和疫霉菌抗性

 近日,《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农学院单卫星教授团队题为《The novel peptide NbPPI1 identified from Nicotiana benthamiana triggers immune responses and enhances resistance

2020-12-08

研究人员实现规模化产生功能化且可移植的肝系细胞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徐成冉研究员课题组和合作者在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题为“Large-scale Generation of Functional and Transplantable Hepatocytes and Cholangiocytes from Human Endoderm Stem Cell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