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微生物所新冠状病毒侵入宿主细胞机制研究获进展

继在流感病毒跨种传播机制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并在《科学》和《柳叶刀》发文之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组又在新冠状病毒侵入宿主细胞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于7月7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2013-07-11

Cell:宿主特异性微生物丛诱导免疫系统成熟

6月21日,Cell杂志报道了宿主特异性微生物丛在诱导免疫系统成熟过程中作用的重要研究进展。 肠道微生物诱导宿主的免疫系统成熟,充分体现了宿主 - 微生物共生关系。研究者移植小鼠微生物丛(MMB)或人类微生物丛(HMB)到无微生物(GF)小鼠小肠中,以确定是否小肠免疫成熟取决于宿主特异性的微生物共同进化。

2012-11-18

Science:皮肤共生细菌调节宿主皮肤免疫力

7月26日,Science杂志在线报道,皮肤共生细菌通过调整局部T细胞的功能,调节宿主皮肤免疫力。 肠道共生细菌引起的保护和调节反应,维持宿主与微生物的共生。但是,在其他组织生活的共生菌对宿主免疫力和其他组织屏障炎症的作用却一直不清。 本研究发现,在控制局部炎症环境过程中,皮肤菌群发挥着自主性作用,并可调节皮肤中T淋巴细胞的功能。针对皮肤病原体的保护性免疫,关键在于皮肤菌群,而不是肠道菌群。

2012-11-18

PNAS:揭示RNA病毒劫持宿主细胞进行增殖机制

通过发现某些病毒如何利用它们的宿主细胞进行复制,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微生物学家们鉴定出一种新方法来开发一种广谱性疗法来治疗诸如脑膜炎、脑炎、肝炎和可能普通感冒之类的病毒性疾病。 在这项由Bert Semler教授领导的新研究中,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研究人员和丹麦同事们发现某些RNA病毒劫持人细胞中的一种关键性DNA修复酶从而产生用于它们进行复制时所必需的遗传物质。

2012-11-18

:皮质中间神经元的网络效应

有人提出细胞类型的多样性可能是,至少部分是前额皮质中与神经细胞相关的行为变化性的基础。为了支持这一假设,Kvitsiani等人如今指出,前扣带回(ACC)中的小清蛋白-表达(PV+)中间神经元以及生长激素抑制素-表达(SOM+)中间神经元的一个亚型,与不同的网络及行为功能有关。

2013-07-12

PLoS Pathog:揭示致命性马尔堡病毒抑制宿主免疫系统机制

2012年9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出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中的一种关键性蛋白的结构。马尔堡病毒与埃博拉病毒亲缘关系较近。这些病毒导致类似的疾病,也是地球上最为致命性的病毒之一。相关研究结果于2012年9月13日刊登在PLoS Pathogens期刊上。

2012-11-19

mBio :研究揭示SARS病毒如何劫持宿主细胞

2013年8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传染病研究人员发现SARS冠状病毒(在2002-03年,引发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大规模爆发)劫持宿主细胞来进行自我复制的机制。 项研究结果对解决由这种病毒引起的爆发至关重要,并可能有助于人类冠状病毒感染以及其他病原疾病的治疗。

2013-08-25

Nature:宿主独特进化优势助其生存

一个新的数目模型显示,当宿主和其寄生虫各自都有许多管理彼此间相互作用的特质时,宿主独特的进化优势可帮助它生存下来。相关论文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这个重要的研究成果也许解释人类以及动植物是如何进化以抵抗寄生虫的强攻的。 进化理论认为,寄生虫和病原体要比它们的宿主进化的速度快,因为它们的代长短,且要经历严酷的筛选。

2012-11-18

Immunity:利斯特菌借助宿主免疫反应在宿主细胞中进行感染

利斯特菌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引起致死的主要来源,近日,免疫学家Laurel Lenz博士和其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杂志Immunity上刊登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被认为是细胞感染后所产生的免疫反应,但实际上这帮助了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菌更为高效地在感染和未感染的细胞之间进行传播。

2012-11-18

Nature:温度扫描低温晶体学揭示光敏色素的反应中间

光是调节生物体重要生理过程(如生物钟等)的一个基本信号。植物,真菌和细菌中含有很多光敏色素,形成了一系列红色光敏感的感光器。他们在红光吸收态(PR)和远红光吸收态(PFR)之间的经过可逆的光转化,从而将光信号最终转换成一个调解后续细胞反应的独特生物信号。 已有几种微生物光敏色素,在红光吸收态(PR)或远红光吸收态(PFR)的暗适应过程中的结构已确定。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