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多吃鱼油或致婴儿过敏
许多孕妇在产前都倾向于补充各类营养品,比如富含“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的深海鱼油,但瑞典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孕妇过量补充“欧米伽-3”可能妨碍胎儿免疫系统发育,导致婴儿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过敏症状。
食用花生竟可有效防止对花生的过敏?
项临床研究证实,向对花生高度过敏的婴儿的饮食中加入花生能够降低婴儿的敏感度(81%),而且没有毒副作用。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以及今天的年度过敏,哮喘及免疫学年会上。
Allergy:牛虻导致人体过敏研究获进展
昆虫叮咬所引起的过敏是过敏反应中的重要类型。在昆虫叮咬过程中,它们直接将毒腺、唾液腺中有毒或能导致过敏的物质成份直接注入人体内,它相对于经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过敏原有时更为严重,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目前人们对蚊子、蜜蜂、胡蜂导致过敏的研究报告较多,但对牛虻导致人体过敏的物质成份鲜有了解。
FDA审查员:赛诺菲过敏药Nasacort AQ可非处方使用
2013年7月31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FDA网站消息,FDA审查员称,赛诺菲(Sanofi)过敏药物喷鼻剂Nasacort AQ足够安全,可非处方使用。目前Nasacort AQ需要处方使用。FDA顾问委员会将于周三决定是否建议批准Nasacort AQ作为非处方产品,该药用于治疗花粉症或其他呼吸道过敏。
Immunity:人为什么会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发达国家常见的免疫疾病,约有6%的儿童与3%的成年人患有各种各样的食物过敏反应。目前对于治疗食物过敏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口服的方式引导免疫耐受。然而,口服免疫耐受(OIT)并不能维持长期的免疫耐受效果。这一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我们对食物过敏本身的机制还不够了解。
总局提醒关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过敏反应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第56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关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问题。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
Nat Genet:日本研究人员发现日光过敏症致病基因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发现紫外线敏感性综合征的一个致病基因,这一发现将有助于今后弄清人的皮肤被晒伤的机制,从而研究出相关防晒伤的新方法。该成果已于4月1日在线刊登在《Nature Genetic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