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基因空白区域相互作用增加患病风险?

近日,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等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基因间的空白区域如何相互作用来影响个体患获得性疾病的风险,比如关节炎和I型糖尿病等,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文章中研究者表示,DNA折叠时内部的空白区域对于基因的开启及表达非常重要,实际上此前认为这些空白区域同基因相互作用并不会引发疾病,而如今很多基因都被认为可以增加人们患多种疾病的风险。

2015-12-08

Cell Stem Cell:人类基因3D图谱的大作用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Cell Stem Cell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怀特黑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DNA环的图谱,该DNA环包括了人类基因组的三维结构,而且可以调节人类胚胎干细胞和成体细胞中的基因表达,而染色体框架中基因和调节性元件的定位或可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领航基因组研究,并且建立突变和疾病发生之间的关联。

2015-12-14

The ISME J:CRISPR序列帮助理解噬菌体-宿主相互作用的演变历史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ISME Journa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来自北加州铁山公司的宏基因组数据库和专门的工具,在CRISPRs的帮助下成功地在生态系统研究中将宿主和噬菌

2015-11-23

宋旭:长非编码RNA-蛋白质相互作用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报告介绍了IncRNA在染色质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3个水平上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同时,也对这些Inc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2015-11-06

PNAS:陈志坚课题发表cGAMP在自体免疫中的作用机制

天然免疫的识别机制一直是免疫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最近,以陈志坚教授为代表的课题组发表了可以识别胞浆中DNA的感受元件-Cyclic-GAMP synthase,该酶能够与胞内的双链DNA特异性结合,进而以ATP与GTP为底物,催化Cycli

2015-10-27

Nature communication:非经典WNT受体相互作用 抑制肿瘤转移

wnt信号包括β-catenin依赖性的经典途径和β-catenin非依赖性的非经典途径,在调节动物发育和维持稳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wnt信号失调会引起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发生。

2015-04-24

健康所乐卫东研究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对神经前体分化的重要作用

近日,国际生物医学重要学术期刊BMC Biology 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乐卫东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

2015-03-26

:健康所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新进展

9月23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 免疫学》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健康所最新研究成果: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通过其分泌蛋白Tir的ITIM基序,来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免疫逃避的目的。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抵御病原体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当细菌等病原体入侵宿主后,宿主的免疫系统即可产生免疫应答而最终消除病原体。但是,也有许多致病生物能在具有免疫能力的宿主体内长期存活。

2012-11-18

:文建凡研究揭示了两个重要光合作用酶的起源及其进化机制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通过光合作用,光合生物吸收太阳光能,将CO2固定,转变成化学能,作为地球上几乎所有有机物和能量的源头。其中执行CO2固定任务是由卡尔文循环途径来完成的。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和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是真核光合生物卡尔文循环途径的两个受光调节的关键酶。

2012-11-18

Genome Res:利用计算模型揭示干细胞分化期间染色质结构和转录因子之间相互作用

2012年12月0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瑞士弗雷德里希米歇尔生物医学研究所(Friedrich Miescher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Dirk Schübeler研究团队和来自巴塞尔大学的Erik van Nimwegen 研究团队开展一项重要的原理循证研究(proof-of-principle study)...

201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