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 Adv: 研究揭示导致内乳腺癌发生的元凶

近日,由ICREA研究人员RaúlMéndez领导的一项发表于《Science Advanc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确定了腔内乳腺癌发展的关键因素。腔内乳腺癌的特征在于雌激素受体的过表达,并且是乳腺癌的最常见亚型。

2020-05-19

中国科学家公布实验首个mRNA新冠候选疫苗的动物数据

新冠疫情如今已经在全球大范围蔓延。截止到发稿日,世界卫生组织的公开数据表明新冠确诊病例已经达到452万多例,而死亡人数也超过了30万例。其中美国是最严重的国家,累计确诊病例148万多例,死亡人数接近9万人。来自世卫组织的科学家表示控制住当前的新冠疫情可能需要4-5年的时间,有效的疫苗研制和成功的封锁措施都会决定大流行持续的时间。 目前,世界上在研的

2020-05-19

Science:首次发现存在参与嘌呤产生的功能性代谢区

2020年4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4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假设存在促进细胞内各种过程的酶簇(enzyme cluster)或“代谢区室(metabol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和质谱,首次直接观察到参与产生嘌呤(最为丰富的细胞代谢物)的功能性代谢区室。这些发现可能会导致开发新的破坏癌

2020-04-21

快速无实验COVID-19测试在一个多小时内就能得到结果

2020年4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种新的DnaNudge实验室墨盒测试正在开始评估COVID-19患者--它不需要实验室,而且显着减少了等待结果的时间。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工程学教授Chris Toumazou正在与临床研究人员合作,测试一种快速、无实验室的PCR测试,它可以检测COVID-19,

2020-04-22

海尔生物连夜驰援绥芬河抗疫一线,助力搭建负压帐篷P3实验

在绥芬河疾控中心门口,一台贴有Haier标志的试剂冷藏箱正在开箱搬运,而里面与帐篷式移动实验室同时搭建进行的,还有海尔生物安全柜的安装工作……通过央视直播镜头,能够直观看到黑龙江省绥芬河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的现场搭建场景。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中国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武桂珍介绍,一旦实验室搭建完毕,绥芬河日检测能力有望增至100

2020-04-14

美国实验推出便携测试,5分钟就可以测出SARS-CoV-2

2020年3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一家实验室在周五的一份声明中称,他们已经推出了一种便携式测试设备,可以在短短五分钟内检测出一个人是否携带造成COVID-19的病毒SARS-CoV-2。雅培公司表示,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给予紧急授权,这个设备最早将于下周开始向医疗服务提供者提供测试。图片来源;NIAID该公司在一份新闻声明中说

2020-03-29

SARS-CoV-2来自实验的说法毫无依据!

2020年3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 /——病毒学家说,这种SARS-CoV-2似乎来自野生动物,而且在SARS-CoV-2基因组中没有基因操纵的迹象。自从COVID-19的早期流行以来,关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起源的理论一直在流传。一个突出的谣言是,它首先从实验室逃脱,然后传播给公众。这一理论也演变成病毒被基因改造成生物武器的说法。但是

2020-03-26

Nat Commun:实验”重建“基因组

合成生物学研究不仅包括观察和描述生命过程,而且试图模仿天然的生命过程。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马丁斯里德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制作了一个系统,该系统能够再生其自身的DNA和蛋白质构件的一部分。

2020-02-21

Nature Communications:微流控设备捕获脑肿瘤脱落的细胞外囊泡

 精确的癌症治疗依靠获得有关肿瘤的分子信息来指导有效的治疗决策。由于脑肿瘤的针头活检是侵入性的且困难的,因此生物工程师已经开发了捕获脑肿瘤释放的细胞外囊泡(EV)的微技术。囊泡携带突变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样品,引起恶性肿瘤,研究人员希望对其进行分析以优化治疗方法。尽管它们携带大量信息,但来自肿瘤的电动汽车是非常小的颗粒,由脂质制成,并且相对罕见。因此

2020-02-12

蓝藻光合作用光系统I捕获光能和电子传递的结构基础研究获进展

  2月10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energy and electron transfer of the photosystem I–IsiA–flavodoxin supercomplex 的研究论文,该项工作是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梅/

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