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免疫和炎症机制介导从头到脚的心血管疾病

医师早就认识到某些急性心血管疾病(如心内膜炎、心肌炎和心包炎)与炎症有关。对免疫和炎症机制参与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关注普遍滞后。

2021-11-04

新酶设计方法研究获进展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等优点,但存在催化底物类型有限、立体/区域选择性不高等缺点。对天然酶进行设计改造,提升其工业应用属性,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近年来,定向进化(directed evolution)已被证明是有效的酶改造手段。而定向进化技术背后的科学规律仍有待进一步探索。酶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进化能力

2021-11-03

提升卒中急救意识,“分秒Bi争,全家行”跨界设计发布会在沪举行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是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在中国,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卒中。2018年,中国卒中死亡率为149.49/10万,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率的22.33%。因此,降低卒中的发生率对于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

2021-10-28

Immunity:对机体免疫B细胞的深入研究或有望改善人类疫苗的设计

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描述了制造抗体的免疫细胞—B淋巴细胞如何在不同的细胞命运下选择,来平衡急性免疫反应的规模和和保护机体抵御未来的威胁,相关研究结果或有助于优化疫苗从而抵御病毒和其它病原体的侵袭。

2021-09-17

Nucleic Acids Research:提出从头合成型病毒RdRP引发RNA合成的诱导契合机制

RNA病毒转录及基因组复制过程均不涉及DNA形式,需要由病毒自身编码的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来主导完成。RdRP在特定位点精准而高效地引发聚合反应对维持病毒基因组的完整性及合成正确的转录产物至关重要。根据引发方式的不同,RdRP可分为依赖引物(primer-dependent)型和从头合

2021-08-18

自然子刊报道研究设计操作感知一体化的软体神经假肢手

近期,《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所朱向阳、谷国迎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赵选贺教授的合作论文“操作感知一体化的软体神经假肢手”(A soft neuroprosthetic hand providing simultaneous myoelectric co

2021-08-24

Green Chemistry:利用工程化毕赤酵母从头合成非动物硫酸软骨素的研究成果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康振教授团队在硫酸软骨素合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Biosynthesis of non-animal chondroitin sulfate from methanol using genetically engineeredPichia pastoris”以内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Green Chemi

2021-07-05

科学家设计工程化T细胞对抗胰腺癌

  近日,发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自然生物医学工程)》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领导的一支大型国际研究团队对T细胞进行了基因工程化以作为对抗胰腺癌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显示出抗肿瘤活性,并提高了动物的存活率。胰腺癌是一种最致命的癌症,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在确诊5年后,患者的存

2021-06-18

高效光致电子转移光敏蛋白质的理性设计方面获进展

  CCS Chemistr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江云课题组、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夏安东课题组和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于龙江课题组题为Ultrafast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in a photosensitizer protein的研究文章。研究设计报告了可以基因编码的27 kDa

2021-06-18

Nature子刊:合理设计菌群可以治疗慢性结肠炎和恢复肠道稳态

环境因素、粘膜通透性和免疫调节缺陷导致对介导多种炎症条件的肠道细菌亚群的过度免疫。活的生物治疗产品Gut-103和Gut-108经过合理设计,旨在补充IBD患者的非生物菌群中缺失或未被充分代表的功能,它们针对的是上游靶点,而不是针对单个细胞因子来阻断下游的炎症反应。Gut-103由17个菌株组成,在IBD炎症环境中协同提供保护和持续植入,预防和治疗慢性免疫介

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