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证实,成熟NK细胞会将杀伤性T细胞拦在肿瘤外,促进免疫治疗耐药
比利时VIB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证实了NK细胞在免疫治疗耐药性中发挥着直接的作用,并初步揭示了背后的机制。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找到了针对这一耐药机制的潜在治疗方案。
Anal Chem:开发出一种创新的堆叠阵列芯片,能成功模拟人体内的复杂炎症微环境
本研究成功在堆叠阵列芯片上构建iDILI模型,可有效区分致特发性与固有性肝损伤的药物。以尼美舒利为例探究机制,发现其通过激活TNF通路、促进巨噬细胞M1极化等引发肝损伤,且炎症与药物处理存在动态平衡。
Nature子刊:这种来自咖啡和人体的天然物质可提高NAD+水平,改善衰老
这项最新研究扩展了我们对NAD+代谢的理解,发现了一种新的NAD+前体——葫芦巴碱(trigonelline),并进一步证明了提高产生NAD+的能力在促进健康长寿和年龄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华科大团队发现PD-1抑制剂耐药新机制,巨噬细胞产生的衣康酸是关键
该研究证实,巨噬细胞来源的衣康酸是导致免疫治疗耐药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揭示了其背后的分子机制。此外,研究还发现,靶向ACOD1,可通过抑制衣康酸的生成,有效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法国科学家发现,激活溶酶体内的铁,可诱导细胞铁死亡,专打耐药癌细胞和难治肿瘤
在既往治疗难度普遍较大、患者预后不理想的癌症细胞/类器官模型中,Fento-1均可诱导高表达CD44的癌细胞发生脂质过氧化,进而按铁死亡方式毙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Environ Sci Technol:污水处理厂排出的“隐形杀手”——纤维与碎片微塑料成抗生素耐药基因载体,加剧水环境健康风险
研究发现污水处理厂排放的纤维状和碎片状微塑料会富集抗生素耐药基因,促进其增殖与传播,加剧受纳水体环境风险,明确了污水处理厂通过微塑料塑造水生耐药组的作用。
Mol Cancer:BRCA1 SSMs具有早期耐药筛查和疾病管理的潜力,可预防或避免PARPi耐药
本研究发现SSMs是卵巢癌和乳腺癌中替代异构体表达和PARPi耐药的一种途径,研究者证明了这种机制受到治疗压力下的选择,并发现SSMs在患者的ctDNA中PARPi后富集。
Science:揭示H5N1血凝素的单个突变可能增加这种病毒感染人体并在人际传播的风险
实验表明,Q226L突变可以显著提高这种病毒靶向和附着人类型聚糖受体的能力。这种突变使这种病毒在人类细胞上有了以前没有的立足点。
Cell Stem Cell:肉瘤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图谱
作者通过患者源性肿瘤类器官,在24种肉瘤类型中检测和探讨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模式,并发现患者的亚型特异性反应,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强调了类器官在精准医学应用中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