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科学家“复活”恐龙 3D还原其饮食习惯
英国和美国的科研小组对侏罗纪草食性恐龙的饮食习惯进行了研究,他们使用3D高科技效果“复活”了远古时代的庞然大物。 科学家们以梁龙作为研究对象,梁龙是一种大型的草食性恐龙,生活在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梁龙的体型巨大,一般的身高超过170英尺,重达12吨,梁龙是地球历史上身体最长的动物,仅脖颈的长度就达到20英尺。 长期以来,这种远古时代的庞然大物的饮食习惯都是一个迷。
5个可3D打印制造的人体器官
耳朵 肾脏 血管 皮肤 目前,3D打印如火如荼,人们用3D打印方法制造出的产品也千奇百怪,包罗万象,比如飞机零件、食物等。但3D打印似乎并不就此满足,现已将目光瞄准了人体器官。美国《大众科学》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为我们梳理了5个可以通过3D打印制造完成的人体器官。
神奇3D图像揭示胎儿子宫内吸吮手指
英国杜伦大学的研究人员拍摄了一系列令人惊异的3D影像,揭示胎儿不仅能够对触摸做出反应同时还能预感到触摸。研究人员表示胎儿触摸面部和头部不同部位是一个指示器,能够反映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育情况。如果在妊娠的确定时期胎儿并没有触摸自己的身体,说明他们患病。
科学家首次使用3D打印制作人工气管
2011年,卡伊巴(Kaiba)还只有6个星期大时,他突然停止了呼吸,脸色发青。他的父母赶紧把他送到了医院,医生很遗憾地发现他的左支气管有先天性缺陷。此后,病情反复发作,直到2012年的一月,外科医生们在他的肺部植入了一个3D打印的气管,才使他的呼吸道保持畅通。几年之后,这个人造气管会在体内自行溶解,到那时候卡伊巴自身的支气管就可以发育到能够维持正常呼吸的水平。
让蚕来完成3D打印
过去几千年,人们用蚕吐的丝来制作丝绸,利用大量蚕吐的丝,经过加工,最终制作成各种丝绸。 科技正在改变这一传统的模式,蚕们不仅只充当“原材料”的提供者,它们即将成为丝绸制作流程的“中坚力量”! 他们开始参与丝绸的制作了,这次,它们借助了流行的3D打印理念。它们就是全新的3D打印机。
科学家研制3D皮肤细胞滴剂有望治疗秃顶
科学家最新研制一种3D皮肤细胞液剂,可用于治疗脱发患者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当前拯救秃顶的方法包括荷尔蒙药物减缓脱发进程,以及毛发移植手术,将一部分毛囊从一处移至另一处。然而,经证实这些方案实现困难较大。目前,科学家使用一种特殊的3D皮肤细胞滴剂有望使秃顶人群再生浓密的头发。
科学家获得迄今最清晰的人体大脑3D图像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研究人员公布迄今最详细的人类大脑3D图像,该图像呈现大脑20微米大小的组织,之前最佳核磁共振技术成像效果至多只能观察1000微米大小的大脑组织。 德国科学家最新创立迄今最清晰的3D大脑图像 这个大脑3D图像是“清晰大脑”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该研究致力于建立人类大脑高分辨率计算机模型,作为未来研究工作的参照。
科学家创建鸟类鸣管3D模型揭开唱歌秘密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丹麦研究人员已经制作了斑胸草雀的微小发音器官模型。这项研究识别了鸣管器官如何适应于颤音,甚至如何在飞行过程中也能进行调整。根据这个团队的研究,尽管进一步了解了鸟鸣中的神经控制,但是对鸟类身体方面的能力了解的较少。 3D模型的正反面,展示了被肌肉所环绕的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