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rain:找到精神分裂症者不能辨别他人行为意图的原因

新一期Brain杂志网络版刊登了法国研究人员的最新论文"Mentalizing under influence: abnormal dependence on prior expec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科学家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正确辨别他人行为意图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不能恰当运用已有经验和刚刚获取的直观信息。

2012-11-18

PLoS ONE:捕食风险和食物质量对蜜蜂采食行为的影响

捕食不但能直接减少猎物的数量,也能使猎物产生恐惧,从而影响猎物的分布和采食频率等。恐惧导致的实际生态后果可能与直接猎杀一样强烈。对传粉昆虫而言,恐惧能使传粉者避开危险的采食环境,从而干扰植物传粉,影响植物的适合度。然而在有多种捕食者存在和不同食物质量的自然环境下,恐惧是如何影响传粉者行为的尚不清楚。

2013-10-13

Nat Commun:吴政星等解析动物进食行为机理机制

4月10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吴政星教授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徐涛教授两个研究组的研究成果《感觉信号调控线虫进食行为的一个中枢交互抑制神经回路的解析》(“Dissecting a central flip-flop circuit that integrates contradictory sensory

2012-11-18

PNAS:男童退化性自闭症或致脑容量过大

11月3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上发表了题为“Brain enlargement is associated with regression in preschool-age boy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的研究成果,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部分患有退化性自闭症的男童在4个月时大脑就开始异常生长...

2011-12-02

Plos One:树木根系觅食行为集合外界信息的内在机制

根系觅食过程是植物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土壤养分浓度、养分分布状况及相邻植物根系竞争等环境因素的显着影响。在根系觅食过程中,植物是否系统集合了这些不同类型的环境信息?它们是如何集成这些信息的?对这些基础性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根系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根系构型在植物养分吸收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是衡量其觅食功能的主要指标。

2013-06-19

Primatol:西黑冠长臂猿社会行为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蒋学龙研究组博士研究生管振华、助理研究员黄蓓首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分析了相邻两个一夫二妻制群体的理毛行为。

2013-11-13

SFDA:十行为纳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不良记录

规范餐饮服务单位经营行为,促进餐饮服务单位增强食品安全诚信意识,有效落实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该《办法》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要求,经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而制定的。

2015-02-16

全脑图将神经元与行为挂钩

将神经元回路与某种活的生物体的特定行为挂钩已被证明是出了名地困难。

2014-04-11

REST 蛋白能抗神经退化

年龄是神经退化疾病的最大风险因素。

2014-04-11

PNAS:光遗传学工具揭示出蝇的社会行为

一项研究说,一种准确控制自由运动的果蝇的行为和神经活动的自动化技术可以让科研人员系统地测绘果蝇脑的社会记忆回路。社会互动对于实现诸如吸引配偶等重要的需求具有关键作用。但是人们对于根据社会互动学习形成记忆的能力背后的神经回路几乎没有了解。

201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