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揭示蛋白的固有无序染色质调控和基因表达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根据教科书,蛋白的工作原理是折叠成稳定的三维形状,就像乐高积木一样,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精确配合。然而,蛋白这个“生物学的主力”的形象是不完整的。大约一半的蛋白上都挂着无序的氨基酸

2023-10-16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应邀综述相分离对植物转录和染色质室化的重要调控作用

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的不同成分的区隔和交换对于维持细胞活动的精细调节至关重要。相比有膜细胞器,无膜细胞器(MLO)更为广泛地存在于细胞质、细胞核和许多其他膜细胞器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相分离与很多重要

2023-06-16

研究揭示胰腺癌染色质开放性特征

该研究首次系统性揭示胰腺癌的染色质开放性特征,并通过整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药物敏感性等多组学数据提出不同亚型胰腺癌的基因调控网络及潜在治疗靶点。

2022-05-06

研究揭示转座子在近着丝粒异染色质调控机制

异染色质是指基因组中用DAPI染色较深、相对不开放的区域。这类区域被认为是基因组中的“黑洞”。以往研究认为,异染色质的基因组通常处于沉默状态。随着转录组学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异染色质并非一直保持沉默。基因组学研究发现,细胞间期异染色质的稳定可以保证基因组结构的稳定。分裂期的异染色质,尤其是位于着丝粒区域以及近着丝粒区域的异染色质,其稳定性可帮助遗传信息在

2020-11-21

研究揭示开放核小体导致染色质松散的分子机制

 常规核小体的结构包括一个由四种组蛋白H2A、H2B、H3、H4组装而成的蛋白核心,一条在组蛋白核心上缠绕1.6圈、长度为147 bp的双链DNA。核小体具有稳定的结构,对DNA组成和组蛋白修饰的改变均不敏感。组蛋白变体可改变核小体和染色质结构调控基因转录,在迄今测定的所有单核小体结构中,组蛋白H3变体核小体是构象改变最大的CENP-A核小体,结构

2020-10-23

JBC:中科院朱冰团队发现表观遗传系统选择性保护常染色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团队在野生型粟酒裂殖酵母菌株中,异染色质区中的突变率要高于常染色质区(euchromatin),但是这种不一致性在存在错配修复缺陷的粟酒裂殖酵母菌株中减弱了。这表明细胞内的错配修复机制偏好地保护常染色质区中的基因保真度。

2016-08-30

Nat Commun:开放染色质分析可帮助找到白血病细胞起源

每种癌症都起源于单个细胞,Jackson实验室(JAX)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精准可靠的方法能够找到导致白血病发生的细胞起源,对于癌症诊断和结果判断都有很有帮助。他们使用的这种新方法叫做开放染色质的全基因组分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上。

2016-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