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剑桥科学家首次通过人造大肠杆菌,实现病毒抵抗以及人工聚合物合成

大肠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工业微生物,在医药、化工、农业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近30年来,多种代谢工程改造的新策略和新技术,被用于设计、构建和优化大肠杆菌细胞工厂,极大地提高了生物法合成化学品的生产速率和产量。不过,此前对于大肠杆菌的利用,仅局限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上,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化工生产的需求。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努力改造大肠杆菌,试图让它按照人们的设

2021-06-10

意大利造出研究脆性X综合征的3D类器官

  近日,罗马大学与意大利技术研究院联合造出3D脑类器官(brain organoids),作为脆性X综合征(Fragile X Syndrome)的研究模型,有望在体外研究该疾病的分子机制并测试药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细胞死亡与疾病》(Cell Death and Disease)期刊上。3D脑类器官是从人类干细胞中生成的人造三维细胞

2021-06-10

Immunity:COVID-19人类组织分析揭示了神经炎症与小胶质细胞-T细胞的相互作用

SARS-CoV-2引起的COVID-19是一种会引起多器官并发症的严重疾病,其中主要并发症包括急性感染期间可能出现的神经症状(67%的患者),但也可能在治疗结束后出现。COVID-19的一个显著神经症状是丧失嗅觉,病情较轻者存在头痛、疲劳、记忆障碍、呕吐、步态障碍、呼吸困难和昏迷等症状,表明这些现象均涉及了几个大脑区域,如嗅球和延髓等。最新研究表明SARS

2021-06-16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细胞外小泡可促进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血管生成、重塑和神经功能恢复

来源于右侧细胞类型的间充质基质细胞(MSC)来源的小细胞外小泡(SEV)可促进中风的康复。在这一过程中,微血管重塑起着核心作用。因此,作者研究了MSCsEVs对体外培养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D3)增殖、迁移和管状形成的影响,以及对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缺血后血管生成、脑重塑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在体外,从低氧(1%O2)而不是“常氧”(

2021-06-17

睡眠期间大脑会启动“排毒”程序,清除内垃圾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阿尔兹海默症(AD)已经不再陌生。作为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老年人致残、致死的第三大疾病。但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任何可靠的科学依据能够证明阿尔兹海默症的病因,更谈不上治愈,这种病症一旦出现,就只能缓解而不可逆转。长期以来,对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研究

2021-06-10

蓝鸟生物Skysona即将获批:首个治疗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CALD)的基因疗法!

接受单次治疗后,90%的患者存活2年且没有发生主要功能障碍,且神经功能维持。

2021-05-28

Nature 子刊:重新激活“瘫痪”的免疫系统,向致命癌发起攻击

  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由于它与正常的脑组织无明显界限,难以完全切除,因此对放化疗不甚敏感,极易复发,且目前尚无有效的应对方案。为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们试图通过治疗性疫苗或免疫疗法,找到利用免疫系统对抗神经胶质瘤的创新治疗方案,让无药可医的癌症患者尽快受益。近日,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海

2021-06-01

Genome Biol & Sci Adv:基因组的3D结构或会影响机体膀胱癌和儿童癌的进展

2021年6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儿童高级别胶质瘤(pHGGs,Pediatric high-grade gliomas)包括多形性胶质细胞瘤(GBM)和扩散型内因性脑桥神经胶质瘤(DIPG,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其均是病态的脑部肿瘤;即使患者经过治疗,其生存率仍然很低,这就使得pHGGs成为了引

2021-06-08

脱细胞菠菜可以作为培育实验室人造肉的平台

  近日,发表在《食品生物科学》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波士顿学院和伍斯特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用菠菜成功培育出肉类细胞,这一进展或将加速人造肉的发展。脱细胞菠菜是一种经济高效且环保的蔬菜,在移除纹理状骨架以外的所有组织后,菠菜叶的循环网络成功地充当了研究人员培育牛动物蛋白的可食用基质,这一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细胞农产品的产量,以满足不断增长

2021-05-17

加州大学:一文读懂微生物区系-肠道-

2021年5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加州大学研究者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快照文章"SnapShot: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作者详细介绍了肠道微生物群对大脑发育的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和大脑之间的主动交流方式(免疫,内分泌,神经元,通信路由之间的串扰)等。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101

202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