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Cell Rep:新型干细胞基因修饰技术或加速个体化疗法的开发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Stem Cell Report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墨尔本默多克儿童研究所(MCRI)等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设计出了一种方法,可以戏剧性地缩短干细胞重编程和遗传修饰的关键时间,相关研究或为后期开发治疗疾病的新型靶向疗法提供希望。
Science:自闭症遗传异质性或帮助开发个体化精准疗法
遗传研究揭示了成百上千个和神经变性障碍相关的风险基因,比如自闭症等,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MIT等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解释了为何深入剖析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中所观察到的遗传异质性可以帮助开发治疗ASD疾病的精准化疗法。
姜红:个体化用药基因诊断行业趋势及其产品临床应用
姜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和德国双医学博士学位,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在2014(第三届)个体化用药前沿研讨会上,姜主任就“个体化用药基因诊断行业趋势及其产品临床应用”做了精彩分享。
欧阳冬生:遗传药代与个体化治疗
欧阳冬生,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药物临床试验I期临床研究室主任。在2014(第三届)个体化用药前沿研讨会上,欧阳教授就遗传药代与个体化治疗做了精彩分享。
袁振刚:肝癌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及进展
在2014(第三届)个体化用药前沿研讨会上,袁教授就“肝癌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及进展”做了精彩分享。袁振刚,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生物治疗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Cell:个体化基因组测序或加速个体化疗法的开发
试想一下,假如你携带着一张存有由30亿个A、T、C、G字母组成的基因组的信用卡片,通过简单的信用卡刷卡就可以立刻帮助医生来判断药物对你自身是有益还是有害的;而这就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起初投资2.15亿美元用于开发新型个体化疗法的目标。
2014(第三届)个体化用药前沿研讨会
循证医学时代强调总体的临床证据,而临床的个体的复杂性,以及个体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差异性,可能决定很多患者应该实施个体化治疗。尤其随着基因测序成本的下降、各种生物标志物的出现,计算机计算能力的大幅提升,“个性化医疗”越来越成为可能。随着细胞与分子技术的发展,对疾病的分类分型、个体对药物反应的异质性逐步得到阐释,新的分子分型,以及药物反应性差异得到阐明。